首頁 中小學起始年級班主任工作實用手冊

二、評價激勵

字體:16+-

在製定班級規則之後,更為重要的是學生對班規的遵守與執行。為了發揮班規對學生行為的引領及約束作用,班主任需要製定一些激勵及懲戒措施來強化規則的落實。

在製定評價措施時,獎勵製度要盡量簡單,便於實施;不能為了獎勵而獎勵,要通過獎勵促使學生形成某個行為習慣;獎勵的頻率可以隨著學生習慣的形成逐漸降低,獎勵標準可逐漸提高,以保持對學生的高標準要求;獎勵政策對有問題行為的學生可以適當調整,以激勵他們的成長。

[案例3-13]

一年級1班的教室,開學第8周的某一天。老師站在講台上拿著小錘微笑著說:“本月的第一件拍品是:挑選和他喜歡的人坐在一起。有出價的嗎?”一個胖男孩把手舉得高高的,老師請他發言。他說:“我出20個小蘋果。”一些孩子把手放下了,另一些孩子把手舉得更高了。老師叫一個紮辮子的小姑娘發言。她細聲細氣地說:“我出40個小蘋果。”“啊……這麽多!”其他同學有些失望。老師問:“還有出更多的嗎?40個一次,40個兩次,40個三次。”隨即小錘一敲,老師宣布:“成交!軒軒同學可以和自己喜歡的人坐在一起。”軒軒美滋滋地走上講台,遞上40個“小蘋果”。

通過上麵的描述,不難看出,學生很希望通過努力得到“小蘋果”,並且利用一定數量的“小蘋果”換取自己喜歡的事物。這個過程就是我利用“代幣製”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過程。

斯金納認為,人的一切行為幾乎都是操作性強化的結果,人們的任何習慣都可以通過及時強化習得。對低齡的孩子來說,是否多次得到外部刺激強化(成人對其行為的反應)是衡量其行為是否妥當的唯一標準。用代幣作為強化物的優點在於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製,使用起來極為便利,還可進行連續的強化;隻要兒童出現預期的行為,就可以得到代幣;在兒童出現不良行為時還可扣回代幣,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