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學起始年級來講,承擔值日是學生的常規任務。值日組的任務通常分為教室內和教室外兩部分。教室內任務包括打掃教室、拖地板、擦黑板、擦講台、擦門窗、寫課程表等,有的班級可能還有圖書櫃、多媒體架等需要擦拭、整理。教室外任務包括學校分配給班級的校園打掃區域。
為引導學生做好第一次值日,值日規則的製定尤為重要。在安排值日時,要分工明確、責任到人;根據打掃任務輕重為學生恰當搭配,盡量確保公平;第一次值日時,班主任或班幹部要盡量陪同、指導,為後麵的值日做好榜樣和示範;抓住值日契機做好教育引導,育人第一,值日其次。
[案例3-8]
學生名單即“家譜”,集體照即“全家福”,班會變“家庭會”,班規變“家規”,處理個別問題是“請家法”,集體活動要“全家總動員”。布置新家嘛,當然就成了全家的事情。開一個家庭會讓大家為布置新家獻計獻策。全家一起勞動的觀點自然入心,當然我也是家庭的一分子。此後,但凡大假後開學,就能看到我班的學生忙前忙後,其間不乏歡快的笑聲。課桌板凳都被抬到陽台上,逐個被清理得幹幹淨淨,地麵被用洗衣粉水拖得猶如鏡麵。
甚至有孩子曾大聲提議:“以後進教室可得換鞋!”大家一片掌聲。勞動過後,放上一段音樂,環顧四周,欣賞、鼓掌、深呼吸,發表感想。
通過大家一起體驗勞動,讓所有的人都欣賞並珍惜共同努力的勞動成果。沒有勞動的感受就大談勞動的意義那才是沒有意義呢!實踐證明效果非常好,沒有一個孩子會在幹淨的課桌上亂寫亂畫,沒有一個孩子會在幹淨的地麵上亂扔亂放,這是自己的勞動成果。
創造學校衛生的神話——每周隻在周末進行大掃除,平時僅保潔,但每天的衛生評比要拿全校最高分。在創造神話的激勵下,講台是否堆積了粉筆灰,垃圾桶是否已經滿了,陽台欄杆上是否又有了灰塵……這些都有人默默關注著,不小心掉在地上的紙屑也會被及時拾起。直至今日,近一年的時間裏除了兩次9.8分以外,其他皆是滿分。我們不僅創造了神話,還延續了神話。至今衛生流動紅旗從未旁落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