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教育網絡輿情發展報告2017

二、2017年中國教育網絡輿情典型事件回應效果評析

字體:16+-

對2017年中國教育網絡輿情典型事件回應效果進行評估,進而分析多重因素的影響,是為了深入剖析目前教育網絡輿情回應的寶貴經驗與不足之處。

(一)回應效果評估指標

目前,業界和學界還沒有統一的輿情回應效果評估指標體係,不論是這一內容的實踐還是研究仍然在探索當中。在業界,輿情分析師根據各項指標事後打分評判輿情應對能力較為常見,故本研究亦采用課題組打分的方式量化回應效果。在學界,有部分學者對回應效果相關的指標進行研究,如丁柏銓等學者在2017年對新媒體語境中重大公共危機事件輿論和輿情引導效果評估指標體係進行調研,在判斷輿情研判精準程度的評估指標中,“是否出現意外的引爆點”“是否出現輿論和輿情失控”“是否主動設置過議題和議程”和“議題和議程的設置效果”這幾個指標的認可度較高。[3]輿情研判精準程度的考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回應效果,所以該指標有一定的參考意義。此外,李文靜基於紮根理論,對輿情應對的評價指標體係進行全麵總結,其中“民眾滿意度”“政府形象修複度”也是評估教育網絡輿情回應效果可借鑒的指標。[4]基於此,本研究從時空維度設置六大評分指標,分別為“負麵輿情持續時間”“輿情失控程度”“議程設置引導輿情走向的效度”“負麵次生輿情的傳播度”“涉事單位形象修複度”和“民眾滿意度”。

(二)回應效果具體評分

由於部分案例數據殘缺或指標特征不明顯,故課題組選取了16個典型事件進行打分。每個指標滿分10分,回應效果越好,得分越高。在實際輿情回應中,並無完全達到預期效果和完全沒效果的情況,即滿分和零分不存在,故課題組將評分劃為三個等級:1~3分為回應效果較差;4~6分為回應效果一般;7~9分為回應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