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收錄樣本中,課題組定製開發的教育網絡輿情數據采集係統共抓取到42起情緒較強、代表性較高的輿情事件。抓取的要素包括事件類型、事件主要情緒以及不同類型用戶情緒分布等。
如圖1-1-10所示,總體中中性情緒和喜悅情緒占主導地位,兩者比例相加超七成。其中,主要情緒為中性的事件最多,有19起,占比約為45.2%;其次是以喜悅情緒為主的事件,有13起,占比約為31.0%;以憤怒、恐懼、悲傷情緒為主的事件所占比例則分別約為16.7%、4.8%和2.3%。此外,事件類型與主要情緒也存在著一定的關係:維權訴求類輿情事件中反應較多為憤怒情緒,非正常傷亡類事件則恐懼情緒較多,教育成就與教育改革類輿情事件對應的是喜悅情緒。在一些負麵事件中,即使負麵情緒居多,但中性情緒仍占相當比例。例如,在“廣州一高校女生網貸2000變10萬多”事件中,憤怒情緒的值[3]為112,中性情緒的值則為87,兩者僅相差25。以上數據說明,網民整體上對2017年教育網絡輿情事件持較為滿意的態度,並且漸趨理性,即使在麵對負麵輿情事件時,仍能以較為理性的態度進行討論。
圖1-1-10 2017年中國教育網絡輿情事件主要情緒分布圖
數據來源:“知微事見”數據分析平台
麵對教育網絡輿情事件,不同類型用戶也呈現出不同的情緒分布,我們將用戶分為個人用戶與組織用戶。如圖1-1-11所示,個人用戶容易凸顯出極端激烈的情緒,組織用戶的情緒則相對穩定,並且種類較為單一,以中性情緒為主。以“香港大學霸淩案”為例,組織用戶以中性情緒為主,占比約高達71.9%,其次喜悅和憤怒情緒,分別約占14.4%與10.8%;同一事件中,個人用戶則是喜悅情緒占主導地位,占比約為47.3%,其次為中性和憤怒情緒,分別約占29.5%與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