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及許多國家都從強調“終身教育”轉向強調“終身學習”。[16]孔子曰“非生而知之”,莊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可見終身學習思想自古有之。但終身學習概念的正式提出是在20世紀70年代初。其倡導者是原法國總理、時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委員會主席的埃德加·富爾(Edgard Faure)及其同事。[17]
吳遵民認為,學術界對終身學習的概念表述不一,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種。一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76年的定義:“終身教育和學習的術語是指,既致力於重建現存的教育體係,又致力於用成年男女都能決定他們自己的教育的方式來發展它的潛力的一個全麵的計劃。”二是歐洲委員會的界定:“終身學習已不再是教育和訓練的一個方麵;它必須成為提供和參與學習背景的、連續和統一的指導原則。”三是學術界普遍認為最具有權威性的、認同度廣泛的歐洲終身學習促進會的解說。“終身學習是通過一個不斷的支持過程來發揮人類的潛能,它激勵並使人們有權利去獲得他們終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識、價值、技能與理解,並在任何任務、情況和環境中都有信心、有創造性且愉快地應用它們。”這個概念強調了不斷的支持過程、發揮潛能以及創造性的應用,因此,有學者甚至認為“終身學習與其說是一種教育概念,倒不如說是一種社會行為或生活方式”[18],“終身學習是21世紀的生存概念”[19]。
潘懋元等認為,由於強調學習者權利以及學習者自我決定、自主學習、自我構建的教育觀念日益盛行,為了突出學習者個人在教育和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和主動性,才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終身學習”一詞來表達這種教育價值觀念的轉向。在現實中,終身教育和終身學習經常互換使用。當人們站在學習者的角度去討論相關話題時,更多地使用“終身學習”一詞;從教育服務提供的角度去討論時,則更多地使用“終身教育”一詞。[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