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教育改革開放40年:終身教育卷

一、我國學習型組織理論研究

字體:16+-

1980年,麻省理工學院楊通誼教授將係統動力學和學習型組織理論帶回國內,先後在上海交通大學、複旦大學建立了“福瑞斯特楊通誼閱覽室”,並積極傳授這一理論。[30]

1994年,彼得·聖吉的《第五項修煉——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中文版在中國出版,在中國掀起了學習型組織的研究熱潮。

根據中國知網(CNKI)統計數據,截至2018年7月,以學習型組織為主題的文獻總數為19 916篇[(檢索條件為“主題=學習型組織”或者“題名=學習型組織”)(模糊匹配)],其中期刊文章14 063篇、報紙文章2 534篇、碩士學位論文2 362篇、博士學位論文480篇、其他477篇。具體年度分布如圖5-2所示。

圖5-2 學習型組織文獻發表年度分布

資料來源:中國知網(CNKI)。

從學科研究領域來看,排名前三的學科領域分別是:企業經濟研究領域文獻5 866篇,占29.45%;中國共產黨研究領域文獻2 759篇,占13.85%;成人教育領域文獻1 632篇,占8.19%。

研究內容主要包括學習型組織概念的研究、學習型組織特征與模型的研究、學習型組織構建途徑的研究。

(一)學習型組織概念的研究

馮奎、李純指出學習型組織就是充分發揮每個員工的創造性,努力形成一種彌漫於群體與組織的學習氣氛,憑借著學習,個體價值得到體現,組織績效得以大幅度提高。[31][32]陳國權認為學習型組織是一種更符合人性的組織模式,由優秀的團隊形成社群,有著崇高而正確的核心價值、信念與使命,具有強勁的生命力與實現夢想的共同力量,不斷創造持續蛻變,充分發生的潛能創造超乎尋常的成功,從而讓成員在真正的學習中體悟工作的意義,追求心靈的成長與自我實現。[33]劉曉明、蔣守渭指出:幾乎所有的組織都會學習,不管其是有意還是無意;學習型組織是指那些有意識地激勵組織學習,使自己的學習能力不斷增強的組織。並指出學習型組織區別於一般組織的關鍵在於“學習”的內涵,其內涵大致包括三層含義:一是要全員學習,即包括決策層、管理層、操作層在內的全體員工都要學習;二是全程學習,學習必須貫穿於組織係統運行的整個過程中;三是團隊學習,不僅重視個人學習和個人智力的開發,更要重視團隊學習和群體智力的開發。[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