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政策的出台都有著深刻的社會背景和問題背景,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政府將從國家層麵製定的長期發展規劃改革路線與針對不同時期具體問題的短期動態調整結合起來,調整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與目標任務,保證職業教育的改革發展方向能夠與中國具體國情、科技進步和國家整體戰略布局的調整相適應,並與國家製度和其他政策保持高度密切的聯係,這是職業教育長遠健康發展的不竭動力。
40年來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經曆了重要轉型。第一,在發展動力方麵,職業教育發展在20世紀80年代初至20世紀末主要是由教育結構調整和經濟驅動的,在21世紀初期主要是由社會問題驅動的,這實際上反映了職業教育發展的價值取向從“國家/政府取向”轉變為“以人為本取向”,更加注重人民的需求[7];從學科導向到就業導向再到促進就業導向,從數量擴張到數量與質量(內涵)並重;從單純關注職業教育的經濟價值轉向兼顧經濟與社會的多元價值。第二,在教育對象方麵,從主要麵向新增勞動力的就業前學校職業教育轉向全民大眾型教育(包括職前學校職業教育和在職繼續教育等多種類型),多元途徑,麵向社會,麵向人人。第三,在教育內容方麵,由從學科本位轉為職業能力本位,再到現在關注職業道德、綜合職業能力、就業創業能力、就業質量以及幸福生活的能力,如今職業教育的內容包括學生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於探索的創新精神、善於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職業生涯發展能力、創新創業能力、終身學習能力、職業技能等,實現“以人為本”。第四,在教育功能方麵,從傳統的升學導向轉變為就業導向,後又轉變為麵向學生終身職業生涯發展,關注可持續發展、職業生涯。[8]第五,在人才培養目標方麵,由計劃經濟下按照計劃培養勞動者轉向培養勞動力市場需要的自主擇業的崗位勞動者,再轉向培養體麵工作、追求幸福生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