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教育改革開放40年:義務教育卷

二、義務教育教材改革的基本經驗

字體:16+-

(一)教材編製過程及運作的主要經驗

第一,“實事求是地調查研究和分析我國的教育國情與教育背景,並以此為基礎作出判斷、評價和決策,編製出麵向現代化實際與需要的課程教材。教育實踐的一個重要特征是教育實踐情境的特殊性,在某種辦學和師資條件下可達成的教育目標、在某種教育情境中可行的教學設計,在另一種條件或情境中就無法達成或實現。因此,教育實踐者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認清自己所處實踐情境的特殊性,因地因校因班製宜地、實事求是地確定教育目標,選擇當下實踐情境中最適合的教學模式和方法。課程教材的實踐也必須遵循這一客觀規律”。[8]

教材的改革要注意分析和研究我國的教育國情(包括教育質量、師資水平、辦學條件等及其一段時期內可能改進到的最高水平)和教育背景,這是一條重要的經驗。

例如,1983年年底至1986年3月,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數學室與中國教育學會數學教學研究會共同進行了“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對數學基礎知識和技能的需要的調查研究”,對各行業數學知識需用情況、高等院校各專業對中學數學知識需求情況、期刊中出現的數學知識等進行了調查和統計,以便弄清反映就業和升學、當前和以後發展對數學知識的需要,為一段時期內(5~10年)確定中小學以及各類中等學校的數學課程內容提供一個客觀的依據。從1984年至1985年年底,課程教材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參與了中國教育學會物理教學研究會在全國1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內進行的“社會對中學物理知識需求情況”的調查,了解社會對物理知識的需求,為研究和改革中學物理教學內容作了準備。

隻有進行科學的、係統的“社需調查”,才能敏銳和細致地感受到時代的脈搏,編製出滿足時代發展需要的課程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