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結束後的教材建設
鄧小平在科學和教育工作座談會上談到,要重視中小學教育,“關鍵是教材。教材要反映出現代科學文化的先進水平,同時要符合我國的實際情況”。7月到9月,他幾次同教育部負責人談話時說,“教材非從中小學抓起不可”,要編印通用教材,同時引進外國教材作參考,並要求1978年秋季開學時用上新教材。9月,教育部積極安排中小學通用教材的編寫工作。除調回人民教育出版社已下放的部分編輯外,又從一些大、中、小學選調了一部分優秀教師,一共200人組成“中小學教材編寫工作小組”,以1963年12年製的中小學數學教材為參考開始統編教材,於1980年基本編寫完成。
“這套教材撥亂反正,清除了十年動亂時期出版的教材中許多謬誤的內容,改正了在政治與業務、理論與實際等問題上一些不適當的處理方法,注意到基礎知識的選擇,智力的啟迪和能力的培養,對於改變動亂時期教學的狀況,恢複正常的教學秩序,起到了應有的作用。”[7]重視思想性與科學性的統一,重視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訓練,知識體係比較完整、係統,文字表述比較嚴謹、規範,具有較高的質量,是這套教材的閃光點。但它存在著“深、難、重”的問題。
1981年以後,根據國家新頒布的中小學教學計劃,人民教育出版社開始修訂原教材和編製新教材,開始對課程教材體係進行調整和變革。但受原有體係的束縛,舊教材存在的問題基本上未能得到克服。
(二)20世紀80年代中期後以多樣化為特征的教材改革
在對我國當時教材體係現狀進行深入的考察與分析,比較與借鑒國外經驗的基礎上,我國不少教育理論與實際工作者進行了一些反思性研究。
在這些反思性研究的基礎上,1985年,國家教委根據《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製改革的決定》精神,開始著手對中小學教材的編審製度進行改革。這次改革的初衷可以歸納為幾點:第一,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中小學教材一直采用國定製,即由國家指定教科書的編寫和出版,並以行政指令的方式,規定教科書的使用。這一形式已不適應改革發展的需要,因此需要破除。第二,根據我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經濟文化發展不平衡的國情,僅有一套統編教材供全國使用,已不能適應教育發展的需要,因此有必要編寫供各類地區、各類學校使用的多種教材。第三,長久以來,教材編寫統得過死,教材的風格和層次不明顯,生氣不夠,新穎不足。因此有必要把競爭機製引入教材建設,通過競爭來促進教材事業繁榮和教材質量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