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教育改革開放40年:義務教育卷

三、城鄉義務教育結構不平衡問題亟待解決

字體:16+-

“三農”問題,是我國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發展的重要問題。而“三農”問題的核心是人的問題。提高農民的素質是關係到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的重要因素。在我國社會發展的新的曆史時期,提升農村新生代的整體素質,使他們真正成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的主力軍,這是我國義務教育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從這一意義上說,農村義務教育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工程和先行工程。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農村教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村義務教育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全國各縣區基本完成“兩基”工程,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普及。農村受教育人數的比例保持穩步增長,中等職業教育的迅速發展也為我國農村建設提供了大量人才。但是,走進農村,我們依然會發現,我國農村義務教育發展仍存在發展困境,相對於城鎮來說基礎還非常薄弱。

首先,農村義務教育質量仍需不斷提高。從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看,2000年,全國仍有8507萬文盲,其中城鎮有1842萬人,農村有6665萬人。城鎮的文盲率為4.04%,農村為8.25%。我國農業人口的平均受教育程度不足7年,還處在普及和鞏固九年義務教育的階段。中小學學生的流失、輟學,主要發生在農村。城鄉教育之間的巨大差距表現在存量上,是人均受教育年限的差距。2000年我國人均受教育年限為7.62年,其中城市人口為9.8年,農村人口為6.85年,城鄉差距為2.95年。農業人口中低學曆人口的比例遠遠高於非農業人口,這既反映出城鄉之間義務教育的差距,也反映出在城市化過程中高學曆人口大量向城市流動和集中,農村缺乏留住、吸納人才的環境。與此同時,輟學流失的學生又以農村學生為主。小學和初中階段的流失學生中,農村學生占九成,高中和中專的流失學生中,農村學生分別占七成、六成。一些農村地區尤其是山區不顧實際情況撤並學校,增大了農村學生的就學困難,減少了農村學生的入學機會,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費用。同時,在農村義務教育“以縣為主”的管理體製下,財力薄弱的縣鄉級財政承擔了三分之二以上的農村義務教育投入,無力發展和改善農村教育。稅費改革使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短缺問題顯性化。在大幅度減輕農民負擔的同時,也帶來了鄉鎮政府財力的急劇下降。教育投入不足造成的後果是:不少農村學校公用經費嚴重不足,有的甚至沒有公用經費;一些學校存在危房和教育欠債;教師工資不能按時、足額發放;學生家長經濟負擔過重,致使部分學生失學。有數據表明,鄉村小學的校均規模由2011年的176.73人減少到2015年的148.15人,鄉村中學的校均規模由2011年的553.88人下降到2015年413.45人。農村學校生源萎縮,既與農村生育率下降有關,也是農村家長對農村學校不信任的結果。[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