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複“六三”學製後,雖然主流學製仍以“六三”為主,但仍有一些地方從中小學整體來考慮,認為小學學製不必延長,仍然保持五年製,初中學製應從三年延長為四年。他們認為從中小學的課程安排、教學質量和學生身心發展的實際情況來看,主要矛盾集中在初中階段:課程門類多,課業負擔重;學生分化嚴重;學生正處於少年期和青年初期,生理和心理方麵變化較大,但還不夠成熟和穩定,需要特別予以關注和指導;農村大量初中畢業生不能升入高一級學校學習,需要在校時就對他們進行必要的從事生產勞動方麵的準備教育。鑒於這種情況,為了盡快確定中小學的基本學製,國家教委會同有關省份進行了小學和初中階段的“六三”學製與“五四”學製的比較實驗。
“五四”學製在我國部分地區的中小學實施始於20世紀80年代。從1980年開始,遼寧彰武四合城中學就決定將原設的三年製初中改為四年製,並在課程、教材等方麵進行了實驗。1981年,曾任北京師範大學常務副校長的肖敬若發起成立“學製研究小組”,明確提出中小學實行“五四”製的設想,並聯合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小學等單位開展“五四”製改革實驗。此外,全國其他地方也相繼自主開展這方麵的實驗。1987年國家教委召開了全國學製改革經驗交流會,山東、遼寧、吉林、北京等地的“五四”學製實驗表明:“五四”學製在培養學生全麵發展、大麵積提高教育質量上有明顯的優越性。此後,國家教委部署進一步擴大區域性的“五四”製實驗,開始在部分地區試行“五四”學製。代表性學校如北京景山學校、上海建青實驗學校、杭州市安吉路實驗學校等。各地經驗表明,試行“五四”學製後,初中四年製可比初中三年製增加900多學時。這樣,各年級可以減少並開科目,減少周學時,增加勞動技術課和音樂、體育、美術等科目的學時,增加課外由學生自由支配的時間;學生學習語文、數學、外語等科可以更紮實,學習曆史、地理、生物等科可以更完整,有些學科還可以分散難點,減少學生學習上的兩極分化。總之,“五四”學製有利於全麵提高學生的素質。許多地方的農村改為四年製初中後,走普通教育與職業技術教育相結合的路子。以遼寧省農村實驗中學為例,該校於1981年8月實施四年製初中,初中四年比原來初中三年增加了1000多學時。學校把增加的學時用於以下幾個方麵:一是保證學好文化課,打好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的基礎。給語文、數學增加了68學時。把物理、化學、生物等科分散開設,使難點分散、課業負擔減輕,學生學得紮實。二是緊密結合農村生產、生活實際,改革文化課教學內容。在政治課內增加農村經濟政策、生產責任製和生產經營管理等內容;在語文課中增加農村常用字、農村應用文;在數學課中增加了土壤成分簡易測定;在地理課中增加了鄉土地理、鄉土資源;在曆史課中增加了家鄉史等內容。三是把職業技術課正式納入教學計劃,為學生將來從事農村經濟建設打好基礎。該校用總課時15%的時間進行職業技術教育,學習農業生產的基本知識和先進技術。學校建立了農村標本園、農業實驗園、林業苗圃、果園、溫室等實習基地。四是開展各種課外活動,發展學生特長。該校學製改革成果顯著,不僅為上級學校輸出了合格新生,還為當地農村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了大批適用人才。據該校對六屆四年製初中470名畢業生的調查,有188名升入高一級學校,升學率為40%,在全縣名列前茅。[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