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製是一個國家關於各級各類學校性質、任務、入學條件、學習年限,以及它們之間關係的製度。我國1922年公布的“六三三”學製(又稱“新學製”),迄今已經90多年了。90多年來,這個學製在我國首創的小學六年,初級中學和高級中學各三年的分段形式,除了在十年動亂時期遭到拋棄外,多數時間一直被我國大部分地區沿用。
中小學實行“六三三”學製起源於美國。19世紀下半葉,美國大工業開始勃興,資本主義迅猛發展,急需普及和提高近代科學技術,大量訓練各種專業人員,而財力的充足,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教育的要求也隨之增高。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出現了改革學製的浪潮。“六三三”學製正是在這個大背景下,經過不斷的完善應運而生的。“六三三”學製傳入我國是在20世紀20年代。當時留美歸國學生開始在國內介紹美國的新學製,在我國教育界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孟祿來中國講學,更是使國內掀起了一股改革教育、改革學製的浪潮。1921年10月,全國教育會聯合會在廣州召開第七屆會議,討論學校係統問題,並初步提出仿效美國的“六三三”學製方案。1922年9月,教育部召開“學製會議”,討論學製改革問題。12月,全國教育會聯合會在濟南召開第八屆會議,對學製係統進行附議。最後,大會討論通過,並以政府名義頒布《學製係統改革案》。這樣,就在我國正式確立了“六三三”學製,並一直沿用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新中國成立以後,開始對教育製度包括學製進行一係列建設和改革。1951年10月,政務院發布了《關於改革學製的決定》,這是人民政府正式厘定的新中國的第一個學製。該學製繼承了“民國新學製”的基本框架,如保留了大中小學和職業學校等基本的學校類型和小學、中學、大學等基本的教育層次及中學三三分段等。與此同時,也對“民國新學製”進行了一些改革。義務教育方麵,小學實行五年一貫製,並將入學年齡提高為7歲,中學不變,實行三三分段製。1957年3月,高等教育部、教育部邀請國內專家及部分教師進行關於學製改革的座談會,此次座談會加快了新一輪的學製改革的步伐。1958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關於教育工作的指示》進一步推動了當時的學製改革,其中指出:“現行的學製是需要積極地和妥當地加以改革的,各省、市、自治區的黨委和政府有權對新的學製積極進行典型試驗,並報告中央教育部。經過典型試驗取得充分的經驗以後,應當規定全國的新學製。”在這一文件精神的指導下和當時“大躍進”形勢的推動下,從1958年下半年開始,全國各地進行了大規模的縮短學製的改革試驗。主要的試驗有:小學五年一貫製,中學五年一貫製,中小學七年一貫製、九年一貫製、十年一貫製、九二製,中學四年製、四二製、三二製、二二製等。在上述背景下,學製改革陷入混亂,嚴重影響了學校的教學質量。為控製各地學製改革試驗中出現的混亂局麵,中共中央、國務院在1959年5月發布《關於試驗改革學製的規定》,對學製改革做了一些限製。1961年,教育部召開普通教育學製試點學校座談會,明確要求:“當前隻試驗十年製,程度要求相當於現行十二年的水平,試驗麵積不宜過大,試驗成熟了再推廣,農村學校可不搞試驗。”自此以後,各地迅速縮小了學製試驗規模。這段時期的教育試驗,表明中央政府十分重視學製的改革,並且重視對學製改革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研究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