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地農村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65%,人口素質低,文盲和半文盲人口2.19億,在農村就業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占35.9%,小學文化程度者占37.2%,每萬人口中大學生數為4名,平均文化程度為4年。[1]
據統計,2000年全國共有小學553622所,其中城市32154所,縣鎮81184所,農村440284所,分別占5.81%、14.66%、79.53%;小學在校生數130132548人,其中城市18166507人,縣鎮26928904人,農村85037137人,分別占13.96%、20.69%、65.35%。初中學校62704所,其中城市8713所,縣鎮14678所,農村39313所,分別占13.90%、23.41%、62.70%;在校生61676458人,其中城市10346351人,縣鎮17045443人,農村34284664人,分別占16.78%、27.64%、55.59%。[2]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將近1.2億人。
因此,農村義務教育是我國義務教育事業的主要部分,其普及程度及教育水平,直接影響全國普及教育和基礎教育的實現程度。大力發展農村教育,把人口壓力轉化為人力資源優勢,不僅是教育發展的目標,也是影響現代化建設進程的戰略性任務。從教育民主化的要求來看,沒有農村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就不可能實現中國教育的公平,更談不上教育的現代化。在我國,農村義務教育是我們整個義務教育的主體。
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我國農村教育綜合改革正式啟動。所謂農村教育綜合改革,也稱農村教育整體改革或農村教育係統改革,其主要內容是:在教育外部加強與科技、農業等部門的緊密結合,在教育內部對農村教育的辦學方向、教育體製、教育結構、教育管理、教學內容等方麵進行綜合性的配套改革,使農村教育更好地為當地經濟建設與社會全麵進步服務。
1988年5月,由國務院批準國家教委實施“燎原計劃”,“燎原計劃”旨在推進農村教育改革發展,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1988年8月,國家教委在河北南宮召開會議,在全國部署實施“燎原計劃”。“燎原計劃”的主要任務是,在做好普及義務教育工作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農村各級各類學校智力、技術的相對優勢,積極開展與當地建設密切結合的實用技術和管理知識的教育,培養大批新型的農村建設者,並積極配合農業與科技等部門,開展以推廣當地實用技術為主的試驗示範、技術培訓、信息服務等多種形式的活動,促進農業的發展。“燎原計劃”要求農村中小學改革教育內容,適當安排針對當地需要的勞動技能和技術的教育;要求在初中後、高中後,以及尚未普及初中的地方的小學後,逐步對畢業生進行一定的職業技術教育或培訓。“燎原計劃”對示範鄉教育改革和經濟發展規定了明確的目標。示範鄉要實現九年製義務教育,要做到掃除青壯年文盲。“燎原計劃”是一個雙目標的計劃,是一個教育與經濟相結合、治愚與治窮相結合的計劃。它的目的是統籌當地的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把文化教育和職業教育結合起來(即“三教統籌”);統籌當地的經濟、科技、教育,把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結合起來(即“農科教結合”)。“燎原計劃”為“星火計劃”“豐收計劃”培養農業技術人才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