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教育改革開放40年:義務教育卷

三、必須解決義務教育的不均衡發展問題,確保義務教育公平

字體:16+-

我國當前九年製義務教育的入學率、鞏固率有了切實的提高,實現了普及九年製義務教育。但在新的曆史時期,我國義務教育發展麵臨著新的問題和新的矛盾。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教育發展方麵,葛道凱認為:“用黨的十九大報告分析社會主要矛盾的思想方法來研究,會發現當今教育的基本矛盾已具體化為教育供給的單一、粗放及教育運行的內向,與人民群眾教育需求的多樣、個性及社會對教育參與不充分之間的矛盾。這一基本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支配了擇校熱、大班額、中小學生課外負擔較重、教育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不夠強等教育現象。”“讓所有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學,都能上好學”,成為我國當前義務教育發展的新目標。這就意味著我國義務教育開始從普及化向均衡化方向發展。有學上、上得起學到上好學的新要求,鞏固提高我國義務教育依然任重道遠。

2000年全國基本實現“兩基”後,義務教育的發展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但質量建設成為義務教育持續發展的核心問題。如何讓學生在“進得來”之後,“學得好”,是義務教育工作下一階段需認真解決的問題。部分地區出現“普九”工作滑坡或反彈的現象,學生缺乏學習興趣是主要原因之一。而高水平、高質量的“普九”工作的建設在資金投入、師資力量、教育教學管理等方麵麵臨著困境。已通過“兩基”驗收的一些地方,也僅僅達到“普九”的基本要求,依然存在著水平低、基礎弱、不全麵、不穩定的現象,需要相當一段時間繼續投入大量人力、財力來鞏固成果。義務教育質量的地區差異明顯存在,初中教育質量是整個教育的薄弱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