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中國學前兒童研究有了新的起點。當年召開了第一次全國教育科學規劃會議,將幼兒教育納入國家教育科研規劃,各地相繼設立兒童研究機構。如1981年上海社會科學院青少年研究所成立,主要關注家庭教育和兒童發展研究議題;1982年成立的中國兒童中心主要關注校外教育、兒童活動娛樂和兒童發展等。[2]1984年中國教育學會成立了兒童教育心理學研究會,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兒童研究工作。
20世紀80年代學術活動與科研項目越來越多,國家級教育科學研究項目數量由“六五”規劃的1個增加到“七五”規劃的9個。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朱智賢主持的跨“六五”“七五”兩個五年計劃的國家級重點項目——中國兒童青少年心理發展特點與教育。這一階段出版了一批有分量的兒童心理學與教育心理學專著,例如:《智育心理學》(1981,馮忠良)、《思維發展心理學》(1986,朱智賢、林崇德)等。1985年,北京師範大學成立中國第一個兒童心理研究所,並創辦我國第一份公開發行的兒童心理和教育學術雜誌《心理發展與教育》,標誌著我國兒童心理的科學研究走向成熟。
這10年間我國的兒童心理與教育研究者開展了廣泛的國際交流與合作。華東師範大學心理係、北京師範大學兒童心理研究所、北京大學心理係、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中國兒童發展中心等都受邀成為國際行為發展研究會(ISSBD)的成員單位。在研究方法上,自1980年起我國重新恢複心理測驗方麵的研究。林傳鼎、張厚粲、李丹、龔耀先等都在心理測量學方麵取得了較好的成果,並於1987年出版了《心理測量》專著。[3]研究方法上的進展大大推動了當時的兒童心理研究。
這一階段兒童發展研究主要集中在製定兒童發展的指標與參數、探討兒童發展的規律上。[4]研究成果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