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教育改革開放40年:學前教育卷

一、發展方向:安全有質,確保公益性

字體:16+-

2018年7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麵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的《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幹意見》中指出,推動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是黨和政府為老百姓辦實事的重要民生工程;要全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遵循學前教育規律,完善學前教育體製機製,健全學前教育政策保障體係,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滿足人民群眾對幼有所育的期盼。使“幼有所育”、幼兒接受“普惠安全優質”的學前教育是黨和國家在未來一段時間深化改革、推動社會和諧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的努力方向。因此,不論什麽形式、什麽性質的學前教育都需向“普惠安全優質”的方向發展,對於民辦學前教育來說,首先要做到安全優質,確保公益性。

其一,確保教育目的和內容的公共性。民辦學前教育是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辦學形態。為了生存和發展,辦學者往往自主開設課程,有時為了迎合家長,開設的課程“小學化”傾向嚴重,違背兒童的學習特點和發展規律。民辦園必須在保障教育目的是兒童終身發展、兒童全麵發展的基礎上,根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給兒童提供符合其發展水平與需求的五大領域內容,確保教育目的、教育內容的公共性和普遍性,在此基礎上酌情提供個性化教育。

其二,確保教育過程的安全性,師幼互動良好。大量研究表明,影響托幼機構教育質量的有兩大要素——結構性要素和過程性要素,過程性要素是更重要的影響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師幼互動和課程。[120]研究表明,師幼互動水平高的班級的兒童的發展水平和未來學業成就高於師幼互動水平低的班級的兒童。教師應注意觀察幼兒活動,並善於發現、利用一切可進行教育的機會;對幼兒的活動提出具體的建議,為幼兒示範有效的交流技能;向幼兒提出促進思考的問題,並鼓勵幼兒積極尋找方法麵對自己的情感問題、解決分歧。[121]教育過程質量良好的班級心理氛圍自由、平等、安全、和諧,教師是兒童發展的引導者和支持者,師幼互動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