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教育改革開放40年:民辦教育卷

四、推進民辦高等教育國際化

字體:16+-

2016年4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做好新時期教育對外開放工作的若幹意見》,強調高校實施國際化戰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典型特征是開放性、融合性和跨國性。

民辦高校對外合作吸引力強。國內一大批民辦高校充分利用自身執行力強、靈活性大等優勢,積極開展與國外大學的合作,采取“2+2”“3+1”或“1+3”等方式,讓學生在國內學習1~3年,之後去國外學習1~2年,雙方課程與學分互認,學生可以拿到國內外兩所學校的文憑,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優秀教育資源。[15]民辦高等教育的國際化除了走出去,還包括引進來。《2014年度來華留學調查報告》統計,2014年在華留學生37.7萬,已占全球留學生份額的8%,成為世界第三大留學生輸入國。特別是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在“一帶一路”涉及的73個沿線國家中,高等教育進程處於精英教育階段的國家僅有11個;處於大眾化階段的國家有29個,主要是亞洲中等收入的發展中國家;處於普及化階段的國家有33個,主要是歐洲及亞洲經濟水平較高的發達國家。總體來看,超過85%的國家目前已經處於高等教育大眾化及以上發展階段。“一帶一路”倡議為推進我國民辦高等教育國際化、深化高等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提高教育質量提供了重大戰略機遇。

民辦高校調整發展定位,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麵向國外,開展國際合作,能夠達到“一舉多得”的目的:第一,可以滿足社會需求,擴大學生來源;第二,可以向國外借智,迅速提升辦學水平;第三,可以走出去,進一步拓展辦學空間,甚至可以選擇到國外條件合適的地方開辦分校,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我國民辦高校實施國際化合作戰略必然吸引國外大量的優質教育資源,重新審視和改革我們的專業設置與課程體係,進一步夯實教學質量體係,放開手腳,增強國際辦學的開放性與自由性。隻要是實踐證明,引進的辦學方式、開設的各種專業、設置的各種課程是能夠被廣大學生和家長認可,並被社會、市場接受的,就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辦起來。充分利用這一契機,不斷拓展自身的辦學空間,提升自身的辦學質量。[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