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教育改革開放40年:民辦教育卷

一、民辦教育的內涵、地位及屬性

字體:16+-

民辦教育基本問題涉及民辦教育的內涵、由來、意義和屬性等,相關關鍵詞有“民辦教育”“民辦高校”“民辦高等教育”“公益性”“非營利性”和“營利性”等。自民辦教育恢複發展以來,研究者從未停止對該領域問題的研究。對這些問題的探索,有利於明確民辦教育的性質和地位,對民辦教育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民辦教育的內涵

民辦教育一般被界定為“國家機構之外的社會組織或個人,通過利用非國家財政性經費,麵向社會舉辦學校及其他培訓機構的教育活動”。正確理解民辦教育的概念要把握民辦教育辦學主體是非國家機構,辦學經費為非國家財政性經費,辦學類型為培訓機構和學校,辦學方向具有社會性等關鍵特征。[5]

(二)民辦教育的重要性

當前民辦教育的價值已經得到了廣泛認可。研究認為民辦教育擴大了教育資源,促進了教育公平,保障了適齡兒童的受教育權利;優化了教育結構,豐富了教育門類,滿足了人民群眾個性化和多樣化的教育需求;推動了教育管理體製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和現代大學製度建設;激發了教育活力,促進了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的提升。

(三)民辦教育的屬性

在民辦教育分類管理之前,對民辦教育性質的討論形成了“營利性”和“非營利性”兩個陣營,多番討論之後,有研究提出民辦學校的營利和非營利並非全然對立,教育的公益性和投資的營利性可以相互統一[6],民辦教育可兼具營利和非營利性質。在對民辦教育實施分類管理以來,研究者較少討論民辦教育到底是否應有營利性質的問題,而是更加關注民辦學校在選擇營利或非營利之後的發展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