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與教學策略觀關注的中心問題是如何做好課程教學工作。它是基於改進、優化課程教學的科學探索和實踐行動而總結出來的基本原則、方法和路徑。改革開放40年間,我國教育工作者圍繞課程教學工作的整體優化,做了大量的改革探索,取得了重大成就,並在改革實踐中逐漸形成了科學的課程與教學策略觀。
1.堅持走科學與民主之路
自20世紀以來,科學與民主一直是我國社會發展的核心理念,是推動社會變革的內在精神力量。改革開放40年的課程教學改革,是課程與教學不斷科學化、民主化的過程。尊重科學規律、體現民主精神,堅持走科學與民主之路,是我國課程教學改革不斷走向成功的基本經驗。改革開放40年間,我國各行各業的發展都離不開科學技術成果的應用,科學化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核心主線。在20世紀80年代,我國教學論學者旗幟鮮明地提出了教學論科學化的倡議[6],並一直為此持續不懈地努力。其具體表現在:深化教學論研究,建立教學論學科群;倡導建立課程論學科,大力加強課程理論研究;積極開展課程與教學的改革實驗;不斷總結、創生不同層次、類型多樣的教學模式;大力探索信息技術與學校課程的整合融合,積極推進教學信息化;促進教師專業化,積極傳播課程教學理論等。課程教學的科學化,實質就是遵循教育規律,運用科學理論指導課程教學,從而促進課程教學健康發展。改革開放40年也是我國社會關係不斷民主化的過程,這在課程教學領域得到了充分體現。課程教學的民主化表現為: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努力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建立課程與教學的現代倫理規範,倡導和踐行師生關係民主化;建立課程的三級管理體製,學校積極參與課程建設;鼓勵社會和家長參與課程教學的管理與評價等。課程教學的民主化,實質是依據時代精神,優化教育關係,維護學生權益,鼓勵大眾參與。堅持走科學與民主之路是改革開放40年我國課程教學現代化的重要表征和根本策略。當前,在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大背景下,課程與教學的深化改革,需要更加堅定地走科學與民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