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是我國課程與教學領域價值觀念發生巨大變革的時期,新舊價值觀念的衝突與融合構成了多姿多彩的畫卷。課程與教學價值觀的探討,主要圍繞培養什麽人、什麽知識最有價值、什麽是好的教學等問題展開,整體呈現出課程與教學價值觀多元共存,既有共識又有分歧的基本格局。同時,人們通過積極倡導和傳播先進的價值觀,促進了課程與教學價值觀的現代化。
第一,堅持個人全麵發展的價值理想,與時俱進,豐富其具體內涵。1949年以來,我國的教育一直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的個人全麵發展理論為指導,堅持促進學生身心全麵發展的教育宗旨。改革開放40年間,促進學生身心全麵發展,一直是我國課程與教學改革發展高舉的旗幟,並結合實際進行了與時俱進的具體化探索。改革開放初期,課程與教學領域積極倡導掌握係統的科學文化知識這一價值主張,體現了個人全麵發展的時代呼聲。20世紀80年代以來,課程與教學領域先後提出了智力開發、非智力因素培養、主體性發展、創新意識、實踐能力、綜合素質、核心素養等諸多學生身心發展的新要求,洞察到了社會發展的時代脈搏,豐富和深化了國民素質提升和人才培養的時代內涵。“全麵發展+個性特長”“為了一切學生的發展”“為學生終身幸福奠基”等價值主張在實踐中得到廣泛認同,反映出課程與教學價值觀念日益現代化。自然,個人全麵發展教育價值理念的傳播和實踐,充滿了矛盾鬥爭。其中,在市場經濟體係下大行其道的精致利己主義、極端功利主義,在課程與教學領域也以各種形式泛濫成災,給全麵發展教育理想的倡導和實踐帶來了巨大阻力。因此,在課程教學領域堅持和科學實踐個人全麵發展的教育理想還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