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課程教學本體觀,就是關於課程是什麽、教學是什麽的係統認識。在曆史上和現實中,人們關於課程與教學有著各種各樣的理解,爭論、分歧不少。改革開放40年間,我國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多種多樣的課程本質觀和教學本質觀,圍繞課程與教學的若幹基本矛盾關係做了比較深入的探討,取得了諸多成果。我們認為,在此基礎上,經過分析整理,可以概括出若幹共識。
第一,課程是育人藍圖,是人類文化精華成果的社會選擇和教育加工。改革開放40年間,人們對究竟什麽是課程這個問題,進行了反複的叩問,並對“課程是知識”“課程是經驗”“課程是社會改造或社會複製的工具”等命題進行了激烈的對話爭鳴。經過不斷的討論交鋒,人們關於課程的本質認識逐步深化,對於課程發展與社會、知識、兒童之間的複雜矛盾關係形成了比較科學的辯證認識。人們認識到:課程必須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宗旨與方針,以促進學生身心全麵發展為根本追求,精心選擇人類文化精華成果並把它加工轉化為科學、合理的教育內容;課程發展是內外部矛盾相互作用的產物。“課程結構與課程功能的矛盾是課程運動發展的主要動力”[4];“課程主要是受社會、學生、知識三大因素製約的,課程的曆史發展是‘三因素’綜合製約的結果”[5]。
第二,教學是教師教學生學習並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的教育活動。改革開放40年間,人們圍繞教學本質問題進行了反複的討論,提出了教學認識論、教學交往論等重要理論主張。在教學本質的長期論爭中,人們對教學的基本屬性有了更清晰的認識,認為教學作為一種師生雙邊活動,是教師教學生學的過程。它是一種特殊的“三體結構”(即有教師嵌入的學生認識世界的過程),具有間接性、有領導、教育性等主要特性。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往關係是教學得以展開的基本前提,師生關係是業務關係、倫理關係和情感關係的複合體。促進學生全麵發展是現代教學的根本價值訴求,學生身心發展主要是通過學生主體活動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