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教育改革開放40年:課程與教學卷

(二)改革探索形成了課程與教學主動適應社會發展的機製

字體:16+-

課程與教學深受社會發展的製約,這是基本的曆史事實和眾所周知的原理。但是,課程與教學適應社會發展的具體機製是什麽?是機械複製、簡單追隨,還是主動適應、創新轉化?改革開放40年間,人們對此進行了反複摸索、實踐和反思,並在不斷探索中逐步形成了課程與教學主動適應社會發展的機製。

改革開放40年間,關於學校教育如何適應社會發展的問題,國內學者曾經圍繞商品經濟與學校教育、市場經濟與學校教育、知識經濟與學校教育等議題展開過長期討論,提出了諸多富有建設性的意見。在這些相關主題的討論中,一直貫穿著一條基本的思想主線:學校教育應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適應社會發展的新形勢、新挑戰,把握好社會發展的新機遇。20世紀90年代提出的教育主體哲學,可以視為這一思想主線的係統理論表達。教育主體哲學是一種強**育是主體的教育哲學,主張發揮學校教育的主體性,尊重教育規律,主動適應社會變革,培養和提高人的主體性。[1]在這種思想觀念的引領下,改革開放40年間,我國教育界積極關注和努力回應社會發展的需求,自覺變革課程與教學體係,促進了課程與教學的與時俱進,並形成了主動適應社會變革的基本策略。其具體成就和經驗可以大致總結為如下幾點。

第一,培養全麵發展的現代人,提高人的主體性,是課程與教學主動適應社會發展的基本途徑。學校是培養人的專門機構,而個人發展總是和社會發展密不可分的,因此,個人發展就成為學校教育與社會發展的聯結點。通過培養適應時代發展的現代人而服務社會,是學校教育對社會變革的集中回應和貢獻,也是改革開放40年我國課程與教學改革探索的鮮明特色。例如,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是我國改革開放40年中重大的社會發展趨向。為了應對這一社會發展趨向,學校教育出現了兩種不同對策:一是教育市場化;二是主體性教育。教育市場化的邏輯是:社會市場化了,學校也應市場化,即利用市場原則來分配學校教育機會。教育市場化策略沒有認真考慮學校教育的公共屬性,所以其最終實踐是不成功的。它是一種簡單化的適應。主體性教育也是適應社會市場化而提出的,它強調市場經濟是一種社會關係的變革,是人的自主性的釋放,認為提升人的主體性將成為時代的最強音。因此,學校教育必須自覺關注人的主體性發展,積極培養具有自主性、獨立性和創造性的適應新時代的人才。這是一種主動適應、辯證應對。它不是把社會變革直接套用在學校教育上,而是辯證體察社會變革對個體發展提出的新要求,並據此積極調整教育目標、內容、方法,從而培養具有時代精神、適應社會發展的新人。這是學校教育合理應對社會變革的成功案例。在40年的課程與教學改革探索中,這樣正、反兩方麵的例子很多。豐富的理論和實踐探索表明,種種社會變革最終都集中地體現為人的思想觀念、社會關係、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變革,必然對個體素質提出新要求、新挑戰。因此,學校教育主動適應社會變革,關鍵要在解決個體發展麵臨的新問題、新挑戰上下功夫,促進個體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並努力使個體適應未來的社會變革。努力培養適應社會變革要求,甚至是引領社會變革的人,就是學校課程與教學主動適應社會發展的基本方略。就我國改革開放40年的大變革來說,培養全麵發展的現代國民,提高人的主體性,就是學校教育對社會發展的主動適應,就是學校教育對社會發展的曆史貢獻。令人欣喜的是,40年的課程與教學改革探索,日益自覺走上了主動適應社會變革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