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教育改革開放40年:課程與教學卷

(一)古代課程與教學評價的產生與發展

字體:16+-

現代意義的教育評價產生之前,教育評價實際上指的就是教學評價,主要是對學生的學業進行檢查和考試。從這一意義上講,根據史料記載可以斷定:“我國是最早出現教學評價,從而也是最早出現教育評價的國家之一。”[2]一般來說,我國的教育評價最早可以追溯至西周時期,當時已經建立了定期的學生學業考查製度,如《學記》就曾記載:“比年入學,中年考校。一年視離經辨誌,三年視敬業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這表明《學記》已經提出了對不同學年段的教學效果進行評價的內容與標準。漢代的太學曾規定“一年輒課”製,即一年考一次,以後又改為“二歲一試”製。[3]我國古代教育評價活動與選士製度密切相關,教學評價反映在人才選拔的評價上,運用考試手段選拔人才始於漢代察舉製。隋煬帝大業二年(606年)開設進士科,開始了我國曆史上的科舉製度。科舉製度是采取舉選和考試相結合而以考試為主要方式的選拔人才的製度,科舉考試分設若幹科目,按照考試成績,依據才學取士,打破了在選拔人才時的門第觀念。科舉製度一直延續了1300多年,為我國教育評價的發展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創造了一套比較完備且行之有效的考試方法,在教育評價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但它也存在考試內容陳腐、形式僵化等弊端,終究被淘汰,而未演變為適應近現代社會的新的評價方式。盡管由於種種原因,我國對教育測量、評價的研究一直進展不大,但我國的考試製度傳到歐美之後,得到了長足發展,形成了一整套現代教育測量與評價的理論與方法。[4]

總體來看,在古代,中西方的課程與教學評價以選拔性考試為主,評價範圍比較狹窄,以學生學業成績和學力水平為中心,評價方式主要為口試、筆試或觀察等,一般采用主觀判斷和文字計分,缺乏較客觀的評價標準。但是,這些較“原始”的評價活動也為以後科學評價活動的形成與發展積累了經驗,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