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核心素養、關鍵能力等教學目標的提出,電子書包、智慧教室等教學手段的更新,項目式學習、混合式學習等教學方法的變革,學校教學發展麵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通過變革手段驅動學校教學發展,以更好地實現育人目的,已成為一種共識。然而,回顧學校發展史,我們不得不麵對一個尷尬的變革現實:不少變革,從設計到落實,方案往往很完美,保障措施很得力,製度設計很完善,推動決心也很大,但三五年後,變革往往難以取得預期效果,且逐步銷聲匿跡,直至被下一次變革取代,周而複始,以至於談起變革,不少學者都感歎,每次變革雖然旗號不同,但要解決的學校問題,總給人一種似曾相識之感。問題出在哪裏?以後變革怎麽辦?下麵從學校發展機製角度談幾點看法。
1.用變革促進發展,通常並非一帆風順
變革設計是一種“有限理性”行為。人與動物的主要區別之一就是人是理性的動物。而這種理性用經濟學家西蒙的話來說,隻是一種“有限理性”[81]。人的“有限理性”的形成由於受各種先天或後天複雜因素的製約,人所掌握的知識及其能力都是有限的,難以做出完美決策並預料某一決策的後果,所以,變革設計者的“理性”也隻是一種“有限理性”。由於其知識能力的有限性、難以預測變革所處環境的複雜性,以及可能出現的各種偶然因素等,也邏輯地否定了任何個人或組織能夠製定出完美方案的可能性。如果變革主導者固執地執行所謂“完美方案”,隨著變革的深入,各種沒有想到的問題就會逐步暴露出來。如果沒有及時重視和修正這些問題,那麽,所導致的負效應就會不斷被放大,對變革形成疊加衝擊力,直至變革停滯。正如著名教育變革家邁克爾·富蘭所言,如果把變革“敘述得越詳細,目標和手段就變得越狹窄,教師不是技術員。具體地說,你可以有效地強行決定這些事情:(1)不需要思考和技能便能貫徹實施的事物;(2)通過密切和經常的監控可以監督的事物”[82]。“強製性的東西用得越多,時髦的東西就越泛濫,變革看起來就有更多表麵化的東西和偏離教學的真正目標。如果你更多地‘繃緊’強製性的東西,那麽,教育的目的和手段就變得更窄,因此,效果也就減小。”[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