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習、借鑒國外的教學思想
改革開放40年來,廣泛介紹、合理借鑒發達國家,主要是美國、蘇聯等國家新的教學思想,是推動我國現代教學體係發展變革的重要力量。學習、借鑒的代表性著作有:《西方現代教育論著選》(王承緒、趙祥麟編譯)收錄了實用主義教育、要素主義教育、存在主義教育等流派的代表作,評論了不同流派的基本觀點和演變過程;《當今世界教育思潮》(畢淑芝、王義高主編)介紹了教育的經濟取向思潮、科技取向思潮和個性化思潮等;《西方教育思想的軌跡——國際教育思潮縱覽》(黃誌成主編)研究了國際教育思潮產生的因由和對我國教育改革的影響;《國內外當代教學理論簡明讀本》(徐建敏、管錫基主編)係統勾勒了近現代教學理論的脈絡;《當代外國教育思想研究》(畢淑芝、王義高主編)具體考察了達維多夫的學習活動理論、阿莫納什維利的“合作教育學”、皮特斯(R.S.Peters)的自由教育思想等;《當代外國教育發展趨勢》(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教育情報研究室編)介紹了新技術變革在教育製度、教育內容、教育手段方麵對世界教育的影響等。下麵主要從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師生關係、學生學習和教學評價五個方麵出發,討論我國現代教學體係發展過程中對國外教學思想的學習借鑒問題。
1.教學目標多維化
教學目標是學生預期學習結果的質量要求,教學目標是否清晰、明確,直接決定了教學效果的高低。在合理借鑒西方教學目標研究的基礎上,我國學者發展、完善了教學目標理論,有力地指導了教學實踐。
蘇聯教育學家讚科夫的教學與發展研究,將學生的發展作為教學的首要任務。蘇霍姆林斯基從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全麵發展學說出發,提出把全體學生都培養成全麵和諧發展的人和社會進步的積極參與者。[1]美國心理學家布盧姆將教育目標劃分為認知、情感和操作領域,並從識記、領會、應用、分析、綜合、評價六個層次,具體分析了認知領域的目標。加涅根據學習結果分類,將教學定位於言語信息、智力技能、認知策略、動作技能和態度五方麵。克拉斯沃爾和布勞克分別從情感和認知的角度提出了目標理論。克拉斯沃爾將情感領域的目標分為五級——接受、回應、評估、組織和塑造;布勞克的認知目標三維結構模型則從理解水平、知識水平和內容範圍三方麵提出72項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