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範、統一不等於單一、機械、僵化,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我國的課程結構及其形態較為單一,隻有學科課程和必修課。改革開放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在整體化、係統論思想和現實經驗總結等的啟示下,我們認識到:教學計劃亦即課程總規劃的結構,已經擴大和豐富得多了。隻作為一種學科結構已經不夠了。”[22]在恢複、重建被“**”破壞的課程體係的同時,為克服單一的課程結構,結合各種教育教學改革實驗,人們也對課程結構及其形態進行了各種探索。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大力發展課外活動,開展了開辟“第二渠道”或“第二課堂”的討論;在小學和初中實驗綜合課程。1992年頒布的義務教育課程計劃要求在中小學開設活動課,課程開始從學科課程單一結構向多元結構轉化。2000年,教育部印發的《全日製普通高級中學課程計劃(試驗修訂稿)》更是明確規定設置“綜合實踐活動課”為必修課。至今,綜合實踐活動課已成為我國中小學十分重要的一門必修課程。
在選修課程的設置方麵,雖然我國早在20世紀20年代就已有選修課,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受政治因素影響,選修課被取消,直至改革開放以後,人們才開始重視選修課的設置問題。1981年,教育部頒布的《全日製六年製重點中學教學計劃試行草案》就提出在高中設置選修課,並規定了高二、高三的選修課為每周4課時,占高中階段總課時的9%。目前,正在試行的高中課程改革實行學分製,144個學分中選修課的學分為28分,約占1/5的比例,課程結構更為靈活、開放。
學科課程體係進一步得以豐富和完善,增加了很多新的課程形態,比如,跨學科、跨學段、跨學校、跨區域、跨行業的學科綜合或融合課程,基於互聯網的在線課程,基於科技前沿的創客課程、VR課程,對接國內外高校的大學先修課程,聯係生產生活實際的職業體驗課程等。一些有條件的學校開出的課程門類多達數百種,給學生充分自由選擇課程的機會,極大地滿足了學生個性發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