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教育改革開放40年:課程與教學卷

(一)課程與教學發展變革的國際背景

字體:16+-

1978年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文化觀念的更新、各國之間的聯係日益緊密,尤其是“對外開放”政策的製定,我國以更加積極的姿態走向世界,國際環境對於我國教育發展的影響也愈加深刻。在這一背景下,國際社會的重大變化和未來趨勢成為我國中小學課程與教學必須加以應對的關鍵課題,是其發展變革的重要社會動因。

改革開放40年間的國際社會,可謂風雲變幻,千頭萬緒。而且,各種變化常常雜亂多元,充滿矛盾,捉摸不定,很難對其進行全麵而細致的梳理。這裏,僅從課程與教學發展變革的視角出發,就其中的一些主要線索,進行粗線條的描述。

1.冷戰結束,多極化世界正在形成

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際政治格局發生了全局性的變化,其集中體現是東歐劇變和新興經濟體的崛起。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發生的東歐劇變,導致由“北約”和“華約”兩大集團構成的冷戰體係徹底瓦解。冷戰結束後,世界和平發展的主題更加凸顯,同時,世界政治平衡格局被打破,一方麵加大了出現單極霸權的風險;另一方麵,又為開辟新的多極化世界創造了機會。隨著冷戰結束,意識形態衝突開始淡化,而所謂文明衝突則有升級趨勢。進入21世紀後,世界政治格局中最令人矚目的變化是新興經濟體的崛起,其典型代表是“金磚五國”(即中國、印度、巴西、南非和俄羅斯)。新興經濟體以經濟實力的增長為基礎,在全球事務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是世界格局朝多極化世界演進的一個重大進展。這種全球政治格局的全局性變化,對課程與教學發展變革的影響是非常深刻的,尤其是在民族精神、文化認同、國際意識教育等方麵提出了時代性課題,推動了課程與教學的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