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教育改革開放40年:課程與教學卷

(二)課程與教學目標中社會發展與個人成長的關係問題

字體:16+-

我國在課程與教學目標的取向上大致經曆了從單純強調社會價值到個體價值逐漸凸顯的過程。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到20世紀90年代末,服務國家建設、促進社會發展都在學校課程與教學目標體係中占據著主導地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通過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提出的教育方針首次集中反映了國家的教育價值取向。《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第四十一條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文化教育為新民主主義的,即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應以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培養國家建設人才,肅清封建的、買辦的、法西斯主義的思想,發展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為主要任務。”這一思想進一步被195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教育工作的指示》繼承和發展。當時的學校課程與教學均嚴格貫徹上述方針,強調課程設置與教學實施均要以社會發展需要為導向,對學生進行統一的教導與要求。它更多地將學生視為促進社會發展的人力資源,對學生自身的意願和特點則關注不足。

改革開放以來,越來越多的教育學者認為:教育的個人價值是教育的本體價值,是第一位的價值。如有論者指出:“培養人,實現人的發展(教育的本體價值之所在)是促進社會發展(教育的工具價值之所在)的唯一途徑……教育工具價值的實現必須以教育本體價值的實現為基礎。離開教育的本體價值,教育的工具價值便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74]“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以往以發展政治、經濟為中心的傳統社會發展觀,必將讓位於以人的發展和完善為首要目的的現代社會發展觀……現代教學活動在個人與社會辯證統一的基礎上,應該以育人為本,重視個人自我發展和完善的需要,尊重學生的獨特個性,把促進學生的身心得到充分、自由、和諧的發展作為教學活動的根本目的和核心,通過培養具有主體性品質、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來促進社會的發展與進步。”[75]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學校在課程與教學目標的設計上也更為強調學生的情感體驗與主體實現,比如,上海市第一師範附屬小學就將辦學宗旨確定為“讓孩子們都有幸福的童年”,而其他踐行“愉快教育”理念的幾所學校也都非常強調對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的培養,對生命價值與人生意義的啟蒙,同時以科學、藝術、交際文化的陶冶,促使學生達到個性化與社會化的和諧統一。[76]此外,為了更好地將這些關注學生個體成長的教育理念落到實處,一些研究者還從理論層麵對目標進行了細化,比如,和學新基於北京師範大學裴娣娜教授團隊的研究成果,從時相維度、關係維度對學生主體性發展目標進行了具體擴展。他一方麵根據人的生命發展階段,建構了小學、初中、高中三個階段的學生主體性發展目標;另一方麵根據主體與客體的關係,即從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自我的關係方麵來把握學生的主體性發展目標,[77]從橫、縱兩個維度構建了完整的主體性發展目標體係,進而提升了主體性教育目標的可操作性,為學校的踐行提供了現實抓手。這些均凸顯出個人成長價值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