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全麵發展”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正所謂人生有涯,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下,人不可能實現絕對的“全麵”和“均衡”發展,隻能盡可能充分地提升人的內在力量,這就涉及學生各方麵素質的排序問題,即確定優先發展的內容。改革開放40年間,我國課程與教學領域從不同視角,圍繞著這一問題進行了廣泛論爭,在某些方麵達成了基本共識,並由此提高了課程與教學目標的綜合性。概括起來,論爭主要可以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麵。
1.知識學習與能力發展的關係探析
知識學習與能力發展一直是教學研究領域的重要課題。早在17、18世紀的歐洲,論者便圍繞這一問題展開了激烈討論,並形成了“形式教育論”與“實質教育論”兩種針鋒相對的觀點。形式教育論者以官能心理學為依據,認為教學活動的目的不應是傳授大量知識,而是通過知識來鍛煉學生的記憶力和思考力,發展學生的智力。而實質教育論以觀念心理學為重要依據,竭力主張教學活動的目的是學習實用知識,否認專門培養學生智力的可能性,強調學生的心靈有如容器,必須充實各種具體知識,獲得實際知識的過程就包含了智力訓練的作用。
在我國,圍繞知識學習和能力發展問題,主要有兩次大的討論。改革開放初期,在撥亂反正、急需恢複正常教學秩序的背景下,基礎知識的學習和基本技能的訓練一度成為我國教學關注的重點。隨著教學秩序的迅速恢複和教學水平的明顯提高,加之國外教育思想的引入,人們逐漸開始意識到,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並不一定自發地促進人的智力發展,教學活動在關注“雙基”的同時,還必須關注學生智力的發展。為此,人們就知識學習和能力發展,尤其是智力的發展展開了第一次大討論。在這次討論中,主要有主知觀、主智觀和知(識)智(能)統一觀三種觀點。[47]主知觀的論者認為,掌握知識和發展智力是同步的,知識是智力的基礎,掌握的知識越多,智力發展也就越好。因此,他們認為,掌握知識是教學的首要目的,隻有高質量的知識,才有高水平的能力,否則,舍本逐末,能力會成為空中樓閣。[48]主智觀的論者認為,智力發展是時代的必然要求,盡管知識是發展智力的基礎,但是知識畢竟不是智力,不能用知識的學習代替智力的發展,“教學中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培養技能,更要著重於發展學生的智力”[49]。改革開放初期,隨著國外有關智力研究的成果被介紹到我國,主智觀一度成為學術討論的主流。當然,隨著討論的深入,越來越多的學者認識到知識的學習掌握和智力的發展同等重要,不可偏廢,知智統一觀逐漸被大家接受。持這種觀點的論者認為,知識的學習和智力的發展是辯證統一的,“智力是掌握知識的能力,掌握知識必須具有一定的智力;而知識又是發展智力的糧食和手段,隻有通過領悟知識才能發展智力。可以說,沒有相應的智力,掌握知識就有困難,攻克科技尖端就不可能;而沒有任何知識,嬰兒的發展的可能性就會枯萎,掌握知識達不到一定的數量和質量要求,智力也不可能獲得較高的發展。所以,總的來說,兩者應當並重,使其相輔相成;不可偏廢,一敗俱傷”[50]。通過這次討論,學界基本達成了知識學習和智力發展辯證統一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