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到課程與教學改革中來,可以說是現代社會和現代教育的突出特點,是社會民主化及市場開放化程度提升的必然結果。改革開放40年來,家長、社會、教育公益組織及教育企業等各種社會力量,紛紛以不同方式影響我國課程與教學改革的進程。
首先,社會群體對於教育的期待和評判,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課程與教學改革的走向。“客觀地看,自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起,我國便進入了一個逐步轉型的時期,開始朝著開放、平等、民主、自由的方向不斷變遷。到了20世紀末21世紀初,社會的開放、平等、民主、自由的程度已絕非改革開放初所可同日而語,民意的取舍、人心的向背逐漸成為政府部門進行決策的參考依據。”[23]教育作為一項重要的社會資源,不同群體對其都有各自的需求和態度;社會公眾的建議主張及輿論影響,都是改革過程不可剝離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者表示:“來自民間的教育批評往往是最原汁原味的,可能它既沒有學院教育批評的理論化,也不具備政府教育批評的那種權威性,但是,這類教育批評往往是教育發展的強大動力,成為教育變革的重要推動力量。”[24]比如,學生的學業負擔過重一直是困擾我國教育的難題,1998年2月9日的《中國教育報》上便刊登了一封家長來信,信中表達了這位家長對學生負擔越減越重之怪象的看法,指出“減負”應從根上“剪”,需從教育思想和教學內容入手,而非僅僅停留在口頭上。這一批評可謂一針見血,在社會上引發了強烈反響。此外,在新課程改革推進的過程中,一些科學院院士、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多種方式呼籲、要求停用或修改“新課標”推行的做法[25],在推動課程改革的社會反思方麵也起到了不容忽視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