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教育改革開放40年:高中教育卷

二、“兩省一市”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實驗

字體:16+-

為了檢驗“普通高中新課程方案”的科學性、可行性和適度性,國家教委決定在江西省、山西省和天津市,即“兩省一市”先行先試,並聘請了有關教育評估專家、課程專家和第一線教研人員成立了科研課題組,邊試驗,邊研究,在科研指導下開展工作。現根據教育部辦公廳“教基廳函[1999]6號文件”“附件一:全日製普通高級中學課程設置及其說明(試驗·修訂稿)”和“附件二:普通高中新課程試驗監測報告摘要”,從課程結構、課程安排、特點、改革的經驗與成就以及問題與建議等方麵對其作簡單介紹:[3]

(一)課程特點

1.注重課程內容的時代性。新課程普遍增加了反映當代科學發展的基本內容。比如,新的政治課教材增加了“所有製結構”“分配”“依法治國”“國家主權和國家統一”等內容,這使課程內容的時代性有了較大的提升。

2.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選擇性。新課程增設了任意選修課。任意選修課的開設受到學生的普遍歡迎,高達93.49%的學生希望上這門課。學生自主選擇的效果使68.5%的學生認為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得到了一定的發展。

3.強調知識與技能的實用性。新課程注重與社會生活的聯係。比如:地理課以人地關係為主線選取基本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知識來組織教學內容,削減了以圈層為線索的自然地理內容,是很大的進步;外語課則強調了聽、說、讀、寫的訓練。

4.重視教育教學的人文性。藝術教學大綱從無到有,以及藝術欣賞的增加,是一個很大的突破。81.77%的學生認為,活動課對自己的成長發展“幫助很大”。55.99%的學生認為,新課程計劃使自己的學習興趣比初中時有很大提高或有一定提高。

(二)課程改革的主要經驗與成績

1.基本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