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教育改革開放40年:高中教育卷

一、普職比重動態調整

字體:16+-

我國普通高中學校類型主要是普通高中和職業高中兩大類。在管理體製方麵,從中央政府到各級地方政府常常出現分割管理的弊端,即分別設置管理機構。因此,教育體製改革任重道遠。

在高中教育普職兩類不同的管理體製下,普職關係到底受製於什麽因素值得關注。著名教育家呂型偉先生早在1979年就曾指出,中等教育結構改革勢在必行。[9]我國是人口大國,幅員遼闊,農業人口比重極大,經濟發展很不平衡,全民所有製和集體所有製並存,自動化、半自動化,機械化、半機械化和手工勞動並存,老的行業亟待發展,新的行業還要建立,社會結構十分複雜。我國“四化”要求的多樣性人才與教育結構單一性之間的矛盾十分突出。除高等學校和極少數中專、技校培養高、中、初級專業技術人才之外,中等教育主要是普通初中和高中,普通教育與專業教育比例嚴重失調。以上海為例,每年有20萬左右的普通高中畢業生,而大學招生每年不過2萬人左右,大量的畢業生需要安排就業。這些待業生除了有一些文化知識之外,沒有任何專業知識和技能,到生產崗位以後,都要從頭學起,造成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而另一方麵,生產部門迫切需要的中等技術人員,多年來沒有得到補充。據有關部門統計,不少工業部門技術人員在職工總數中的比例極低,最高的不到10%,低的甚至隻占3%~4%。而工業發達國家一般都在20%~30%。不少行業急需補充的中、初級技術人員如電子技術、機械製圖、財務會計,等等,需求量都很大,但都沒有來源。在農村,情況也是一樣。如上海郊區的縣,如果要實現農業現代化和發展農工商聯合企業,所需要的人才,如建築、財經、農機、農業、農副產品加工、衛生等技術人員的數量也非常大。而培養這些人才的學校卻基本上沒有。教育結構單一化與國民經濟發展嚴重不相適應,矛盾十分突出。這是教育部門亟待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