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作為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國家級實驗區,政府設計的高中實驗類型之一就包含“普職融通”實驗。南京市高淳縣湖濱高級中學是申報開展這個主題實驗的典型代表。
南京市高淳縣湖濱高級中學是一所全新的學校,它是2005年經縣政府批準,投資6000多萬元興建的一所現代化學校。同時,它又是一所有近30年辦學經驗的老學校,它的前身是高淳縣第二中學,創建於1979年,1996年升格為南京市重點中學,2003年轉評為江蘇省二星級學校。2005年,根據高淳縣人民政府《十一五期間教育布局調整工作意見》,原第二中學初高中剝離,高中部搬遷至此,成立“高淳縣湖濱高級中學”,2006年秋開始麵向全縣正式招生。
2011年,南京市被列為國家普通高中多樣化辦學改革試點地區之一,高淳湖濱高級中學選擇了“普職融通高中”的試點項目。2012年3月,學校的46名高中生按照自己意願選擇進入高淳中等專業學校學習,普通高中學生選擇職業教育的普職融通育人機製在南京開始成為現實。
學校選擇“普職融通”試驗項目,是基於以下幾個方麵的考慮:一是從整個縣的生源來講,高中生源銳減,七八年前一個縣有七八千初中畢業生,現在隻有3000左右,高中學校麵臨生源減少的挑戰。學校要想在競爭中立足,一個很現實的因素就是高考升學率。二是普通高中對生涯規劃不夠重視,學生進入社會無一技之長、就業難,而好多用人單位人才需求得不到滿足的矛盾也異常突出。三是基於學校現狀,千軍萬馬擠獨木橋造成了很多學生的陪讀,損害了學生的自信心。基於這些考慮,且以2011南京市的高中學校特色化、多樣化改革方案為契機,學校進行了“普職融通”試驗。
學校的整個改革思路是努力搭建好兩座立交橋。一座是人才立交橋,一部分學生對口招生,如電子電工,雖然這些學生高中時候就將自己選擇3年都在一個狹隘的專業範圍內,具有一定冒險性,但是反過來講,能有更長時間鍛煉自己的業務技能。第二座是課程立交橋。學生們中考的時候已經經曆了一次選擇,但這次選擇比較迷茫。因此,學校對高一新生進行普及性的職業生涯規劃,讓學生認識自己、思考自己與社會怎麽嫁接起來。同時,建立了一些跟對口單招的專業有一定關係的實踐基地,如電子電工、機械專業。定期帶學生去實踐基地,幫助學生了解行業。學校在高一開設了5大類(農、工、商、服務業等)13門職業課程,如當代農業與農業機械化、淡水養殖、加工操作、物業管理、信息技術與未來、室內裝飾設計、廣播電視編導、園林綠化等。這些課程的老師有的是高校的,有的是企業的,有的是政府的(如農業局局長講淡水養殖),也有學校自己的教師。通過這些課程,學生一定程度上了解了自己,了解了社會,在高一升高二的時候,他們可以再進行一次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