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教育改革開放40年:高中教育卷

二、北京市第一六五中學的案例

字體:16+-

2014年,我們到北京市第一六五中學調研,該校學生以北京市普通生源為主。一些家長把孩子送到第一六五中學就是為了避免去上職業高中,求得“孩子考上了普通高中”的心理安慰。但是,第一六五中學領導考慮的不僅僅是滿足家長們要麵子的虛榮心,而是要給學生真才實學,讓他們有適應社會的真本事。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北京市相關文件都指出:在普通高中適當增加職業教育,開展職業指導教育,開設專業技能課,推動普職融通。據此,北京市第一六五中學從2012年開始,提出了新的辦學理念。即努力開拓適合學生發展的培養途徑,力爭讓每一名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方向,在原有程度上獲得更大發展,以此來為大學輸送具有職業追求的人才。學校的特色由此逐漸顯現出來。

(一)調查學情,設計教育方案

該校一位心理谘詢專業畢業的彭老師,積極拓展自己的工作領域,開設了學生發展指導等課程。在彭老師主持下,學校通過問卷、訪談、作業等形式,從多角度對學生社會認知、職業傾向等情況進行了調研。

為了調查學生的職業目標情況,他們問了學生這樣一些問題:你理想的職業是什麽?這個職業具有的什麽特點讓你喜歡?你是否聽到過成年人抱怨自己的職業?那是些什麽職業?

經過統計發現,學生們對職業的認識要麽一無所知,要麽一知半解。提到的理想職業無外乎醫生、教師、律師、公務員等,種類比較單一。另外,學生對職業的認識大都停留在自己的想象,例如:警察的待遇很高,可以隨便罰款;公務員很輕鬆,賺錢又多。有的學生搞不清楚休閑娛樂與職業的區別,例如:理想的職業是旅遊或者極限運動等。還有的學生的理想職業不切實際,比如:當職業拳擊手,開銀行當行長等。在調查問卷中,有15%的學生甚至什麽也沒寫,對未來從事的職業沒有任何想法。70%的學生隻有模糊的目標,比如:白領、金融等。隻有15%的學生有比較清晰的目標,對自己的理想職業有一定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