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教育改革開放40年:高中教育卷

五、案例學校:重慶市三江中學高中部

字體:16+-

2011年10月,國務院批準撤銷重慶市萬盛區、綦江縣,設立重慶市綦江區,綦江的發展站上了新的曆史起點。全區有各級各類學校165所,其中公辦學校105所,民辦學校59所,在校生126899人,其中,高中學校7所,高中生26475人。

綦江區三江中學是一所農村完全中學。高中部的規模多年來保持在1800人左右。以前,由於學校地理位置不佳、師資水平不高、辦學條件不好、學生基礎很差,學生輟學現象特別嚴重。這種狀況迫使學校改革創新,讓學生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自2005年以來,學校先後在國家課程校本化,校本選修課程多元化,豐富活動促成長,職業技術課程精品化等方麵進行了探索實踐。事實證明,為學生提供適合的活動與課程,不但能夠減少學生輟學,大麵積提升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能夠很好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從2006年以來,該校連續9年獲得綦江區高中教學質量考核一等獎。《中國教師報》、《基礎教育課程》雜誌等國內多家專業報刊對該校進行了報道,很多學校來學習考察,該校也多次在相關教育工作會議上介紹經驗。

(一)國家課程校本化

一是根據學科特點,入學伊始就做好初高中銜接教學。文科在教學中穿插所需,理科采取集中2至4周的辦法進行。二是進行學案導學。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層次,教師根據學生層次,對國家課程進行分解,將“學了也不會”的部分剔除,編製成適合學生的學案,讓學生學習形成梯次層進。易學易懂,先打好基礎、培養好興趣,逐步向國家課程標準靠近。三是緩進度、降難度教學。對計劃升入職業類院校的學生,文化學習仍然采用普通高中文化課教材,用2年時間完成必修內容。例如,數學的必修課程延長至2年。體育等其他領域按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