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特別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後,世界高等教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學生規模急速膨脹,社會需求日趨多樣,教育成本持續上漲,辦學經費出現短缺。大學從象牙塔步入世俗社會的“軸心”,外界開始審視高等教育的質量、效率和社會適應性,高等學校也開始關注自身的特色、水平和經費使用效益。國際高等教育出現評估與撥款相結合的跡象。
(一)質量保證從高等學校自身體係走向外部
“大學”(拉丁文“Universitas”)原意為社團、協會、組合或行會,直至14世紀才成為指稱高等學校的專用詞。它確切地顯示出歐洲大學在其建立之初的組織形態:仿照職業行會組織建立、從事學術活動的特殊團體,自治是大學的基本特征。之後,盡管有一些國家如德國的大學,是由代表封建邦國的諸侯建立的,而不是作為學者聯合體自發產生的,因此有受政府控製的一麵,但其學術自治的特點並沒有丟失。可以說,伴隨著世界大學的產生和發展,在高等教育的精英時期,質量保證問題基本上是學校內部的事務。
隨著高等教育的進一步發展,如大學入學率的提高、高等教育機構的多樣化,標準協調成為業內人士關心的共同話題。例如,美國到20世紀60年代逐步建立起了六大地區性認證機構和一批專門認證機構;德國自1997年後,評估認證機構由四個擴展到每個州都有;整個歐洲也在考慮建立共同的認證體係。學校質量認證盡管帶有行會性質並基本屬於高等教育自身體係的事務,但已經超出學校內部體係,呈現出外部係統介入學校教育的雛形。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由於社會對高等教育質量普遍質疑,各國政府對高等教育質量保證和評估投入了極大熱情,發現將內部質量保障和外部質量評估結合起來會有更好的效果,因此,各國又紛紛加強了高等教育質量外部保證、評估機構的建設。例如,日本在1991年成立了國家學位機構,2000年之後,該機構另被賦予新的大學評估職能;英國撥款機構每四至五年進行一次科研評估活動,對大學和學院的研究工作做出價值評估,1997年英國又組建了高等教育質量保證署;法國在80年代中期成立了國家評估委員會;荷蘭成立了高等教育視導團。它們大多為中介性機構,作為政府、社會和高校三方聯係的橋梁,從事高等教育評估的具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