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新中國成立,廣州也終於解放,真光曆史性地回到了中國人民的懷抱,進入嶄新的發展時期,同時真光也已不再是往日的全女子中學了。
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真光中學,困難不可謂不多。1950年秋,由於當時的美國政府敵視中國,對新中國采取經濟封鎖政策,過去一直接受教會資助的真光,被斷絕了外援,又因學費偏高,學生減少到隻剩下180餘人,學校收支嚴重失衡。後來廣州市教育局了解到這個情況,在百廢待興、財政緊缺的情況下,仍然擠出一大筆經費支持真光中學,才使得真光在這場艱難的“財政危機”下渡過難關。
此後,在新中國社會主義改造的過程中,真光中學先後被改辦成中山大學工農速成中學和粵秀師範初師部。1954年秋,又改辦為普通完全中學,並易名為廣州市第二十二中學。1956年秋,真光再次奉命調整為初級中學。
但是,無論如何調整,真光教育始終以其獨特的文化底蘊,一脈相承,不斷收獲佳績。1959年被評為廣州市教育係統四個先進單位之一。1960年秋至1962年,學校曾作為試點實行中學五年一貫製教育的試驗。不幸的是,隨後的“**”讓真光的教學又陷入困頓。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神州大地。在國內外校友的關心下,1984年,真光中學複名,白鶴洞的真光老校又重新匯集起一群有誌於人民教育事業的誌士仁人。複名後的真光中學,勵精圖治,師生精神麵貌煥然一新,進入嶄新的發展階段,開啟了壯大和騰飛的新時代。
真光複名以後,遵循著黨的教育方針,同時得到各級領導和海內外校友的熱情關心和大力支持。學校領導“從嚴”(嚴格紀律、嚴格要求、嚴格管理)、“從實”(實事求是、講求實效、誠實謙虛)治校,發揚真光“爾乃世之光”的傳統精神,堅持“崇實求真”的治校原則,在鄧小平同誌關於“教育要麵向現代化,麵向世界,麵向未來”的思想指引下,沿著改革開放道路,全麵推進素質教育,全麵提高教育質量。由於成績突出,1985學年度真光獲市教育局屬中學先進單位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