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章由羅嘉怡撰寫。
第一節 非華語幼兒學習中文作為第二語言的承傳與創新
本計劃采用“綜合高效識字法”進行教學實踐,發現幼兒對學習中文的興趣大增,不僅喜愛唱中文兒歌,樂於書寫漢字,也願意運用中文與人溝通。教師反映,本教學法提供的評估工具,能幫助他們找出幼兒的學習需要,診斷他們學習中文的難點,從而設計合適的中文教材。家長也喜見幼兒能衝破語言學習的障礙,有效地學習中文。由此可見,幼兒、教師和家長對“綜合高效識字法” 均采取正麵的態度。
綜觀整個計劃,研究小組與學校探討提升非華語幼兒的語文能力的策略,可從以下幾方麵著手。
一、主題教學和語文教學的配合
參與學校都以主題教學作為編寫課程的主要模式,並配合各種遊戲和活動,帶動“語文”、“體能與健康”、“早期數學”、“科學與科技”、“個人與群體”和“藝術”六個範疇的學習。據訪談所得,教師們為幼兒設計的教學活動很多時候隻能帶動上述某一個學習範疇,例如通過兒歌唱遊帶動幼兒掌握音律節奏和通過律動促進肢體發展。事實上,教師也可通過兒歌唱遊,帶動語文及其他範疇的學習,以達到主題教學與語文教學相結合,達到發展全人教育的目的。
二、教學內容配合非華語幼兒的生活經驗
學校設計校本課程時,可從幼兒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經驗著手,編製合適的語文教材。由於非華語幼兒來自不同的種族,而任教幼兒中文的教師多是本港教師。非華語幼兒與本港教師在語言、飲食、衣著和生活文化方麵存在很大的差異。因此,要設計適合非華語幼兒的教材,教師必須先了解幼兒的家庭背景和生活文化,例如通過與幼兒及其家長交談,多了解不同種族的習俗、日常起居細節等;或請教非華語教師的意見。此外,教師也可從幼兒的生活經驗出發,展示幼兒生活上所接觸到的事物或圖片,例如南亞族裔的飲食和宗教生活,作為開展語文教學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