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怎樣教非華語幼兒有效學習中文

第五節 信息科技在幼兒教育的應用

字體:16+-

本課程著重通過係統而有效的方法,並發揮心理詞匯的優勢,幫助幼兒愉快而有係統地識字,並同時發展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不過,要幫助幼兒學好中文,首先必須幫助他們掌握好詞匯知識和發展運用詞匯的能力。漢字有不同的結構,由部件組合而成,而部件又由筆畫組成。如何讓幼兒牢牢記住字詞的構形、部件和筆畫,對教師來說實在是一大挑戰。在信息課程發達的時代,如果能有效使用電腦進行教學,相信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主動學習等方麵帶來更好效果。

“現龍係列”由香港大學中文教育研究中心的專業團隊(以下簡稱“團隊”)研發,由祁永華博士帶領,參與開發的人員包括謝錫金教授、鍾嶺崇博士、林浩昌博士、羅慧英教授、劉文健博士等。團隊獲得香港政府大學及理工撥款委員會財務讚助,製作多項計算機輔助中文教學的軟件和發展相關的研究。自1995年起,團隊更獲香港政府的語文基金讚助,開發“漢字學習係統”(“現龍”第一代),包括“童歌字趣”、“小兔子找食物”、“漢字數據庫”、“文字國”等欄目,其中“文字國”欄目由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漢字與中文信息處理研究所王寧教授、李國英教授及周曉文教授協助研發,供教師作輔助識字教學之用[1]。

至2001年4月,團隊邀得香港18所小學參與“現龍”第二代計劃。這個計劃有兩個目的:其一,將過去開發的“漢字學習係統”放在開放式的網絡上,為老師和學生提供一個網上學與教的平台;其二,通過建立網上學習社群,讓老師之間能分享教學資源,促進漢字學與教的成效。現簡略介紹此漢字學習係統在非華語幼兒識字教育中的應用[2]。

1.文字演變

教師介紹部件時,可同時展示“現龍”網頁中“文字由來”的部分,先讓幼兒觀看文字演變動畫,觀察“木”由圖畫演變至象形、篆書和楷書的過程,再請幼兒比較“木”字和圖畫的異同,以加深幼兒對字形的印象(見圖7.16)。此外,幼兒通過觀察形象化的文字演變過程,對部件的意義和書寫方式會有更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