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怎樣教非華語幼兒有效學習中文

第二節 非華語幼兒的學習需要與學習差異

字體:16+-

一、學習語言上的差異

非華語幼兒的母語多為南亞族裔語言,例如印度語、烏爾都語、尼泊爾語等,英語多為幼兒的第二語言,中文更可能是幼兒的第三語言。由於語言能反映一個地區的文化與風俗習慣,非華語幼兒或於來港後出現文化休克。文化休克為美國文化人類學家奧伯格(Oberg)在1960年提出的概念,出現文化休克的人,一般經曆蜜月階段、沮喪階段、調整階段和適應階段[1]。幼兒剛來港時,對新環境和小區充滿好奇和興趣,然而部分幼兒來港不久便入學,他們聽不懂教師的課堂語言(廣東話或英語),很容易便會進入沮喪階段,對學習產生抗拒,更枉論愉快學習和投入於學習活動之中。由於部分非華語幼兒缺乏廣東話語言環境,例如父母都不懂說廣東話、家裏也不會收看本地的電視節目、日常很少在小區中活動等,因此處理幼兒的語言差異及幫助他們適應本地文化,就成為教授非華語幼兒班級教師的首要任務。

二、缺乏學習中文的語言環境

環境是影響第二語言習得的外部條件,這是由於語言環境為幼兒提供無窮無盡的語言輸入和學習模仿的語言資源,可見環境和社會互動對兒童學習語言的重要性。本書第二章曾介紹以布魯納(Bruner)為代表的社會交往說,強調語言需要通過社會交際互動而發展[2]。兒童在社會情境(social contexts)中,通過與他人進行社會交際(social process)學習語言[3]。非華語幼兒學習中文多局限於課堂中,下課後便沒有使用中文溝通的機會,故造成遺忘率高的問題。部分幼兒完成了幼兒園課程,也不能與人用中文作簡單的對話。因此,營造豐富的學習語言的環境和與人互動溝通的機會,對非華語幼兒來說相當重要。

三、針對語言文化差異的教學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