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習得理論主要受行為主義及社會文化交往說的影響。行為主義學者認為人類通過刺激及反應習得語言,語言習得受先天的語言習得裝置影響。此外,對比分析法指出學習者通過對比母語及第二語相異的成分,能較有效掌握第二語言的學習。在學習第二語言的過程中,學習者會產生一種介乎母語和目的語之間的中介語,並逐漸掌握目的語,最終學會第二語言。輸入假設論強調幼兒通過可理解的輸入,通過溝通行為習得語法結構,並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監控,促成語言學習。社會交往學派重視語言的輸入及輸出,認為語言學習由後天的環境刺激及社會互動而促成。幼兒通過簡化、檢查自己的理解程度、運用要求澄清及複述等策略,與操流利語言者進行頻繁的溝通,從而學習目的語。信息處理理論認為學習是獲得和應用信息的過程,由於人類的操作記憶有限,在教學上必須使用有效的策略,以減低學習者的操作負荷,從而提高學習效能。幼兒通過支架式學習,能在能力較高者的協助下,達到潛在發展水平。換言之,針對非華語幼兒學習漢語,除了通過語言輸入,也需注重學習任務的難度,提供真實的語言環境,讓幼兒與成人互動,以及運用適當的教學策略幫助他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