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怎樣教非華語幼兒有效學習中文

第五節 非華語幼兒的讀寫萌發

字體:16+-

1925年,美國國家閱讀委員會(National Committee on Reading)提出“閱讀準備”論,強調兒童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即接受正規教育後,便能自然擁有成熟的心理,從而獲得閱讀能力[1]。此理論主張幼兒應在進入小學前接受正式的讀寫教育,為入讀小學一年級做讀寫準備。成熟觀在20世紀70年代受到了挑戰,1966年克雷(Clay)提出“早期讀寫能力(emergent literacy)”的觀點,探討幼兒在接受讀寫教育前的讀寫能力發展[2]。1986年特爾(Teale)和薩茲(Sulzby)在《讀寫萌發:寫作與閱讀》(Emergent Literacy: Writing and Reading)一書中再度提出“早期讀寫能力”的觀點,指出早期讀寫能力在兒童接受讀寫教育前便出現。他們提出兒童所習得的讀寫能力包含讀、寫和口語能力,從兒童出生,便開始通過周遭環境及與成人的交往互動同步發展。幼兒早期讀寫能力的發展,稱為讀寫萌發(emergent literacy)[3]。

一、幼兒閱讀萌發的原則

幼兒早在接受正式的讀寫教育前已在生活環境中,通過注意周遭的符號、圖案、標誌及文字,結合生活經驗和知識進行推測和思考,從而發展出閱讀能力[4]。

在閱讀的過程中,幼兒運用已有的語言結構,探索如何應用這些字詞幫助他們理解所閱讀的材料。閱讀能力高的幼兒多來自語言環境豐富,及較多使用口頭語言的家庭[5]。另外,幼兒接觸圖書的經驗越多,他們的語言發展階段越高[6]。薩茲曾探討二至六歲幼兒以口語閱讀圖書的發展情況,並將幼兒的閱讀發展分為五個階段[7](見表2.2)。

表2.2 幼兒閱讀發展的五個階段

二、幼兒寫字發明(invent spelling)的原則

幼兒在發展口語和閱讀能力的同時,會逐漸發展出書寫的能力。當幼兒開始出現書寫行為時,會就他們所使用的語言及所進行的任務進行各種書寫假設,這些假設依循下列三項原則[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