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麽是第二語言
第二語言(second language)指在第一語言之後再學習的其他語言,包括第三、第四種語言。習得(acquisition)指通過環境自然學習所得的能力,而學習(learning)則需要通過正規教育及有係統的訓練而獲得知識和技能。非華語幼兒學習中文,便屬於第二語言習得[1]。關於幼兒如何習得第二語言,不同時期的學者分別對第二語言習得的原因和經過持不同觀點。
二、應對模式理論
行為主義心理學家斯金納從行為主義的角度出發,認為人類可通過刺激和反應習得語言。他由此提出應對模式理論,強調通過模仿、練習及習慣習得第二語言[2]。
三、對比分析法
相對斯金納提出的應對模式理論,拉多(Lado)所提出的對比分析法(contrastive analysis)嚐試解釋第一語言轉移的現象(first language transfer)[3]。拉多認為,第一語言的習慣會妨礙第二語言,因此他預測習得第二語言的挑戰在於區分其與第一語言的不同之處。此外,拉多認為學習者較易掌握其母語及第二語言中相似的成分。然而有些第二語言的錯誤是和早期第一語言的錯誤相似的,如:No understand及Yesterday I goed to school。因此,學習時若能將母語及第二語言的語音和語言結構等方麵進行比對,並就相異之處加以學習,則能較有效促進第二語言的學習。然而,此理論未能真切反映學習者如何從第一語言順利過渡至掌握第二語言的過程,隻是單純地通過比對兩種語言相異之處學習語言,也忽略了環境對語言學習的影響。
四、中介語
為了解第二語言習得的過程,學者認為學習者學習第二語言時會產生一套獨立的語言係統,若能對這種語言加以剖析,便能了解第二語言的習得過程[4]。
內姆塞(Nemser)提出的近似體係(approximative system)理論指出,語言的學習分為目的語(target language)和源語言(source language)[5]。目的語指學習者需要學習的語言,源語言則指待翻譯的語言,多指母語。學習者在學習目的語時會產生一套具有結構特性的語言,隨著學習者對目的語的接觸和使用增加,這套語言便逐漸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