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說明詞匯習得的過程,學者們分別提出了命名論(picture naming)、反應論(stimulus and response)及社會語用理論(social-pragmatic theory)。命名論假設幼兒通過成人邊拿著對象邊說出該對象名稱的命名遊戲,學習各種詞匯[1]。然而這種假設未能解釋幼兒學習所有詞匯的情況,例如學習意義抽象的形容詞和副詞。反應論源於行為主義的應對模式,主張幼兒的詞匯習得是一種外部刺激和反應的產物[2]。幼兒通過各種刺激,學習各種不同事物的名稱,這種假設無法解釋幼兒如何掌握意義相近的字詞,例如“吹”和“呼”的運用。社會語用理論認為幼兒習得詞匯是一種社教化的過程[3]。幼兒在與成人互動交際的過程中,通過與他人共享注意能力(ability to share attention)及理解成人的社會語用所提供的線索或因素(socio-pragmatic cues)習得詞匯。換言之,社會語用理論認為幼兒可在各種社會互動的情境中習得詞匯。
詞匯習得所經曆的階段包括認知、記憶、轉換及鞏固[4]。對詞匯的認知包括能認讀及書寫詞匯、能識別詞匯的口語和書麵語,並能以符合語法的方式,適時運用詞匯。認知過後,詞匯將儲存於腦海中,準備適時提取。為了便於思維,學習者會將第二語言的詞匯與其母語中相應的詞匯進行轉換。最後通過重複運用鞏固所習得的詞匯。
錢旭菁通過實驗,研究了日本學生以閱讀為目標的伴隨性詞匯學習(incidental learning)過程,他發現學習者學習的詞匯量越多,便越能通過閱讀學會更多的伴隨性詞匯[5]。該研究反映了詞匯習得量對學習第二語言學習的成效產生關鍵性的影響。如何提高詞匯習得量,將是本研究的關鍵項目。
總括以上研究所得,不管幼兒操什麽母語,幼兒的語言發展都要經過由回應外界的刺激、模仿聲音、講單字句、單句以至發展複合句的過程。然而,在幼兒能操母語的基礎上,他們又如何習得第二語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