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我認知積極偏向
心理學中的偏向(bias),亦稱偏見、偏差、偏性(黃希庭,鳳四海,2004)。在社會認知過程中,由於主客體及環境因素的相互作用,認知往往會發生偏差(周曉虹,1997)。
自我心理關注的是自我體驗,但並不完全是對客觀現實的真實反映,在認識自我的過程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認識偏向(Watson,Dritschel,Jentzsch,& Obonsawin,2008;Watson L A,Dritschel B,Obonsawin M C,& Jentzsch I,2007)。
奧爾波特(Gordon W.Allport,1937)把人類認知中存在的積極性探索稱為“本性的最古老法則(nature’s eldest law)”——個體保護脆弱的自我免受現實打擊的方法。泰格(Tiger)在1979年認為這種樂觀性已經通過自然選擇過程在人類認知中變得普遍存在。
泰勒(Taylor)和布朗(Brown)在1988年認為,心理健康個體具有不現實的積極自我評價,並且對未來持有誇張的樂觀態度,積極偏向涉及個體認識自己比認識他人更加積極。當人們拿自己與他人比較時,會出現自我認知積極偏向。與所謂的“一般人(average person)”相比,人們傾向於相信好的事情更可能發生在自己的身上(Weinstein,1980),而壞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概率比較小(Taylor & Brown,1988;Taylor,Lerner,Sherman,Sage,& McDowell,2003)。
在以往的研究中,我們可以從不同年齡段被試中找到積極偏向的證據。在以成人為被試的研究中,主試讓成人將自己與假設的“一般(average)”人進行比較,結果發現,成人經常認為自己比所謂的“一般”更好(Alicke & Govorun,2005)。大學生們往往認為自己遠比其他同學更能找到好工作,能領更高的薪水,而那些消極事件(如失業、遭槍擊等)則更可能發生在別人身上而不是自己身上。很多時候人們對自己能力做出更高的估計,常常表現出對自己不現實的積極看法;還有對個人控製的誇大知覺和不現實的樂觀主義等,這些都是自我認知積極偏向效應存在的有力證據(Weinstein,Lyon,Rothman,& Cuite,2000)。還有研究者認為,兒童的自我認知總是與客觀測量或者與父母、教師對兒童能力的評價不一致,這種現象稱之為積極幻想偏向(positive illusory bias),其操作定義為能力的自我報告與客觀能力之間的不一致,且自我報告的能力總是高於真實能力(Hoza,Pelham Jr,Dobbs,Owens,& Pillow,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