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早期兒童自我認知發生發展研究

二、以往研究存在的問題與分析

字體:16+-

國外對早期兒童自我認知的研究曆史較長,研究方法不斷改進、提高,研究內容逐漸深入,從理論到實證,再從實證到體係的完善,國外的研究較為豐富。而我國對於早期兒童自我認知問題的研究非常薄弱。從國內外已有研究看,對這一問題的研究有以下不足:第一,早期兒童自我認知的發生發展問題在某種程度上並未解決;第二,隻有從大範圍上論述早期兒童自我認知的發生發展過程,缺少對某一具體年齡階段自我認知發展趨勢和個體差異的詳細研究;第三,對早期兒童自我認知發展的影響因素研究還比較少。縱觀國內外對早期兒童自我認知研究的具體問題,下述三個方麵的研究存在不足。

(一)缺乏早期兒童自我認知發生發展測評工具的研究

目前,眾多研究者采用自我認知的外顯行為為測量指標,對早期兒童自我認知的發生進行實證研究。在實時自我認知發生研究方麵,點紅實驗是實時視覺自我認知研究的經典範式,它需要對自我明確的概念性理解。很多研究者以點紅條件下嬰兒在鏡前表現出“自我指向行為”作為其實時自我認知明確發生的年齡,認為嬰兒典型的鏡像自我認知(mirror self-recognition,即MSR)出現在18~24個月,麵對鏡像嬰兒會做出摸鼻子動作。除了點紅實驗之外,實時自我認知的發生是否存在其他有效的測評工具?還有待進一步的探索。在延時自我認知的發生研究方麵,照片和錄像在兒童延時自我認知的研究中能夠比較理想地提供有關過去“我”的信息,而二者相比,錄像能提供更加清晰且豐富的過去事件的線索。因而,在延時自我認知研究中,錄像成為提供延時反饋信息的最常用手段。然而,錄像作為延時自我認知測查工具中重要的反饋媒介,其適用性不斷受到一些研究者的質疑。盡管一部分研究表明,兒童在以錄像為反饋媒介的延時自我認知能力的測查中,並沒有受到測驗前對錄像有關經驗的影響(兒童對錄像的接觸程度是否足夠其理解錄像能夠反饋現實生活中信息的功能)。但是,仍舊有一部分證據支持年幼兒童的“錄像虧損”現象,而對於照片作為實驗任務中的反饋媒介,同樣存在著跟錄像一樣的質疑。於是,研究者們對延時自我認知測驗中是否存在兒童對錄像功能理解不足提出了疑問,該問題也是長久以來在兒童延時自我認知問題研究中討論較多的一個問題,同時也是需要進一步深入驗證和分析的問題。在早期兒童言語自我認知的發生方麵,以往研究較為缺乏,尚未形成言語自我認知發生的有效測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