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者從不同的角度考察了自我認知積極偏向與其他變量之間的關係,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方麵。
(一)自我認知積極偏向與人格的關係
泰勒(Shelley Taylor)和布朗(Jonathon Brown)1998年認為自我認知積極偏向可以降低與結果不確定相聯係的焦慮。保持高自尊會導致自我正麵偏見效應的產生(Weinstein,1980)。一些研究已經證明了自我認知積極偏向與自戀人格有關係。如自戀人格的個體在競爭任務中過度高估他們的表現(Gosling,John,Craik,& Robins,1998)。對自己高估的個體不僅僅更自戀,而且比準確的認識自己的人更容易產生適應不良問題(John,& Robins,1994)。沃森等人(L. A. Watson)比較了抑鬱被試和正常被試對情緒字詞的自我相關判斷,結果發現正常被試身上存在自我認知積極偏向,而抑鬱被試雖然可以準確識別字詞的情緒效價,卻不能把情緒效價與其自我聯係起來,他們認為情緒狀態的改變(如抑鬱)與自我和情緒之間關係的改變是相聯係的,正常個體可以把其自我與情緒聯合起來進行加工,而抑鬱個體則缺乏這種能力(Watson,Dritschel,Jentzsch,Obonsawin,2008)。
(二)自我認知積極偏向與社會適應的關係
個體在評價自己的時候具有很大的差異性,一些個體過於貶低自己,而另一些個體卻又不現實地自我肯定,誰在生活中更高興或者更成功呢?是積極看待自己的個體,還是準確地看待自己的個體呢?
眾多研究者對自我認知積極偏向與社會適應之間的關係做了大量的研究。費斯廷格(Leon Festinger,1954)開創性地提出了這樣的觀點,即準確的自我認知是影響個體行為的基本動力。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人們廣泛地接受準確的自我評價或真實的自我洞察(self-insight)是身體健康的基礎,而認為自我認知積極偏向是評估心理問題的指標(Jahoda,1959)。隨後,有研究者開始質疑真實的自我認知的重要作用。泰勒等首先提出了自我提升偏向不僅是普遍的,而且是具有適應意義的,積極偏向與廣泛的適應、心理健康相聯係,高估他們自己特質或者能力的人不僅比低估自己的那些人更加身心健康,而且也比正確估計自己的人更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