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90年代中期至21世紀的今天,研究更加多元化,研究焦點不僅重新轉向探討早期兒童自我認知的發生發展問題;也對自我認知研究的經典範式“標記測驗”進行討論和驗證;同時較多的研究者轉向對社會性因素的關注,其焦點在於考察自我認知和其他因素的關係。
這一時期,隨著研究技術的進步,較多研究者開始關注1歲前嬰兒是否具有自我感覺。巴特沃斯(Butterworth,1992)認為,個體對於自我的知覺基礎在生命的最初幾周內就已經開始發展。羅查特(Rochat)和摩根(Morgan,1995)發現,起碼在3個月時,嬰兒就能把他們的身體作為一個特殊特征的動力的有組織的實體來知覺。巴赫瑞克(Bahrick,1996)等讓嬰兒和學步兒童坐在鏡子前看自己的形象,給他們看自己的錄像和照片,結果發現,嬰兒在看自己的錄像和一個同齡人的錄像時,3個月大的嬰兒看他人的錄像的時間更長些,這說明嬰兒在出生的頭幾個月就能通過鏡子識別出自己和他人。羅查特和斯特裏亞諾(Striano,1998,1999,2000)指出,至少從2個月開始,嬰兒就已經係統的、周密的增多了對自己的身體和對自我實現活動結果的知覺的探究,從這樣的探究中,嬰兒發展了關於他們自己的身體區別於環境中的其他實體的感覺。羅查特和斯特裏亞諾(2002)的研究表明,在自我認知能力發生前,嬰兒就發展了對鏡像自我——他人的識別;當嬰兒4個月時,他們對自己或模仿者的麵孔圖像會表現出不同的知覺和活動,一般而言,嬰兒對模仿者表現出更多的微笑和注視;9個月的嬰兒對模仿者靜止的麵孔圖像表現出更顯著的社會積極性。雷迪等(Reddy,2007)的研究發現,9周大的嬰兒對於即時錄像和回放錄像中自我和他人的形象就有不同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