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增強(self-enhancement)理論是在各種人格理論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羅傑斯(Carl Ranson Rogers)在其自我理論中指出個體有一種實現、維持、增強自我的基本趨向;奧爾波特(Gordon W.Allport)也指出自我增強就是個體努力追求自尊的傾向,它是人們的一個基本需求,並且和生存的需要相聯係(李豔梅,付建斌,1996)。
自我增強理論來源於艾博斯坦(Epstein,1973)、瓊斯(Jones)和舒雷格(Shrauger,1975)的思想,他們指出人們總是盡可能多地積極看待自我並尋求積極的評價反饋,因為這能提高個體的自尊和價值。
在這些傳統人格理論的影響下,舒雷格在1975年提出了兩種自我增強的理論,簡單的自我增強理論和補償或防禦的自我增強理論(Shrauger,1975)。前者認為所有的人都會有意地努力提高其自我價值感。後者則認為具有消極自我概念的人,常常得到的是人們的消極評價,他們更傾向於提高其自我價值感,以補償這種不足。這兩種形式的自我增強是不同的,因為簡單的自我增強假定所有的人同樣地被激發自我增強,而補償的自我增強假定具有消極自我概念的人尤其易被激發自我增強。綜上所述,自我增強的核心假定是人們有一種提高個人價值感或增強自尊的動機。因此,人們強烈地要求獲得積極的反饋或評價。
自我增強的觀點得到了許多研究證據的支持,並且被用來解釋很多心理現象。研究發現,讓人們評定積極和消極的人格形容詞描述他們的精確程度時,人們認為積極的特質比消極的特質更能夠準確地描述自己(Fiske,Taylor,1991)。此外,對於大部分被試,積極的人格信息被有效地加工並易於回憶,而消極的人格信息加工較差並難以回憶。記憶偏差的研究表明人們選擇性地記住他們成功經曆,甚至修改他們記憶以支持積極的自我概念(Greenwald,1980)。歸因中有關自我服務的偏差研究也證實了大部分人更可能把積極的結果而不是消極的結果歸因於自我,人們還通過選擇性的社會比較來維持或提高他們的自我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