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有效學習與教學——9種學習方式的變革

第二節 反思性學習的理論基礎

字體:16+-

一、元認知理論

元認知就是對認知的認知,即個體對思維活動的自我體驗、自我觀察、自我監控和自我調節。元認知結構包括三部分,即元認知知識、元認知體驗、元認知監控。由於元認知體驗是認知活動的情緒體驗,屬於非認知因素。不屬於認知範疇。因此元認知結構主要包括元認知知識和元認知監控。

(一)元認知知識

元認知知識就是有關認知主體、認知策略、認知材料、認知任務等方麵的知識。認知主體方麵的知識包括關於個體內差異的認識、個體間差異的認識和主體認知水平及影響認知活動的各種主體因素的認識。認知策略方麵的知識包括知道進行認知活動有哪些策略、各種認知策略的優點和不足是什麽、他們應用的條件和情境如何等。認知材料、認知任務方麵的知識包括對材料的結構特點、材料的邏輯性、材料的性質等因素的認識。

學科的元認知知識包括:關於教材的元認知知識;學習目標的元認知知識;學習具體策略的元認知知識;學生自身特點的元認知知識。關於教材的元認知知識,主要是了解教材的結構特點,學生隻有認識到教材的特點,才能有意識地針對教材特點采用適當的學習方法,主動地監控自己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關於學習目標的元認知知識,教師要讓學生了解學科的學習目標和單元、課時的學習目標。學生了解學習目標後學習就更有針對性。教師應該讓學生了解知識目標固然重要,但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更為重要。關於學習具體策略,它分為陳述性知識、程序性知識和問題解決策略。

(二)元認知監控

“元認知監控就是主體在進行認知活動的全過程中,將自己在進行的認知活動作為意識對象,不斷地對其進行積極、自覺的監視、控製和調節”。[1]它包括三個階段,即對認知活動前、認知活動中和認知活動後的監控。認知活動前的元認知監控即製訂計劃,它包括在一項認知活動之前計劃各種活動,預計結果,選擇策略,構想出各種解決問題的各種可能方法,並估計其有效性。認知活動中的元認知監控即對認知活動的實際調控,及時評價,反饋認知活動進行的情況,發現認知活動中存在的不足,並及時糾正、調整認知策略。認知活動後的元認知監控即檢查結果和采取補救措施。根據有效性標準評價各種認知行為、策略的效果,根據認知目標評價認知活動的結果,正確估計其達到認知目標的程度水平,並根據得出的結論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